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遼寧創新動能更加強勁

6月12日,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遼寧主題採訪啟動。在當日舉行的情況介紹會上,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輝介紹遼寧以科技創新工作相關情況。
楊輝表示,近年來,遼寧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錨定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總目標,以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抓手,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生態持續改善,創新動能更加強勁。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在轉化為推動遼寧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在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平台方面,遼寧夯實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基礎,積極爭取國家級創新平台在遼寧布局,全省新獲批建設1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遼寧探索重大創新平台建設的新模式,以全新體制機制組建、運行4家遼寧實驗室,同時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建設20個省重點實驗室群,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在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遼寧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攻克一批“卡脖子”難題﹔聚焦前沿領域,加強顛覆性技術攻關,引領發展未來產業。“國和一號”屏蔽電機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17.5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等一大批大國重器在遼寧相繼問世。
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方面,遼寧推動科技與產業“雙螺旋”融合發展,加快構建“1(總平台)+N(區域)+X(重點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聚焦重點產業領域,推動建設36家中試基地﹔培育400多家科技服務機構,開展專業化、市場化對接路演活動。2023年,遼寧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55.5%,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了1308.3億元,同比增長30.8%。
在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方面,遼寧研究制定《關於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的若干措施》,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在企業布局建設更多創新平台,開展“科技專員進企業”專項活動。目前,遼寧共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600個,匯聚2000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和骨干企業開展協同創新。2023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年度增長56%,總量達到33484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度增長16%,總量達到12875家,“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達到5339家。
遼寧還深入實施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深化科技經費“放管服”改革,創新平台、項目、人才、資金等資源一體化配置機制,充分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2023年,全省新增兩院院士6人,總數達到61人﹔全職引進海內外博士和高級職稱人才4387人,同比增長7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