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明確攻堅方向 繪就“綠進沙退”生態畫卷

6月5日,記者在阜新市彰武縣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示范區看到,原本裸露的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已全部固定,與周邊的林帶、湖泊相融合,形成54萬畝疏林草原,滿眼青綠讓人心曠神怡。這正是阜新市全力推動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取得成效的縮影。
阜新市地處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南緣,是遼寧中部城市群及京津冀地區的重要風沙通道。阜新沙化土地治理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本市的生態環境,更關系到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和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這為阜新市防沙治沙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攻堅方向。
一年來,阜新市錨定目標,創新舉措,強化精准防治,提升植被綜合蓋度。按照“堵住風口、織密屏障、系統治理”目標,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施策,通過退化林修復、人工造林、森林撫育、草原生態修復等措施,積極營造遼寧省科爾沁沙地南緣系統治理示范帶,修復遼蒙邊界林,優化防風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林分結構,提高草地植被蓋度,讓“沙海變林海”“沙原變草原”。
強化統籌施策,促進沙化耕地治理。開展農田防護林和水利系統建設,統籌實施農田防護林網、高效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耕地輪作等項目,讓“沙區變糧區”“沙丘變倉丘”。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建立“留住水、含住沙、改濕地、護生態”的模式,讓“沙田變良田”“沙地變濕地”。
目前,阜新市打造了以彰武縣四合城鎮劉家村、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福興地鎮新邱村為代表的千畝鎖邊林帶示范區,以阜新縣紫都台鎮、七家子鎮、王府鎮為代表的千畝石質山造林綠化精品示范區,以彰武縣平安鎮、大德鎮、大冷鎮千畝方農田林網精品示范區為代表的一批精品示范工程,全市科爾沁沙地殲滅戰亮點紛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