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沈陽 為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發展獻言獻策

5月20日,以“陽輝新航 智繪低空”為主題的沈陽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召開。本次活動由沈陽市人民政府、中國航空學會主辦,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會聚一堂,圍繞低空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共謀合作。
會上,低空經濟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依托該研究中心,沈陽將進一步建設創新型低空空域交通科學管理體系,開展區域低空經濟發展重大課題研究,提升研究成果應用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開展低空經濟研討論壇等相關活動。同時,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首創証券首正德勝基金等4家單位共同參與的低空經濟創新發展基金正式設立,基金總規模20億元。沈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低空經濟創新研究中心、沈陽航空航天大學、中航工業沈飛集團有限公司、中航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研究所)等7家單位共同簽署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鏈共建協議,將共同支持低空經濟創新研究中心建設,搭建低空經濟發展服務和資源合作平台,聚焦低空經濟發展重點任務開展課題研究和項目合作。
當天,中國航空學會首屆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習班正式開班。省、市、縣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將接受為期兩天的低空經濟領域專題培訓。
沈陽發展低空經濟恰逢其時,既有國家低空經濟發展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也有市政府一系列政策體系的鼓勵促進,還有航空產業的雄厚基礎,更有科技進步的驅動和金融資金的加持。年初以來,沈陽市政府發布了《沈陽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了低空經濟發展的三年發展目標。圍繞發展目標,沈陽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飛行保障體系、培育壯大低空經濟產業鏈、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培育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推進低空經濟服務業快速發展、強化產業生態支撐,重點推進7方面22項關鍵任務。
近年來,沈陽市將低空經濟作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在研發、制造、配套、服務、人才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具備良好基礎和條件,先后獲批國家低空空域改革、國家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等試點,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在航空器制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和潛力。當前,沈陽航空產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建立起涵蓋軍用飛機及航空發動機整機、民用飛機大部件轉包和零部件制造、通航及無人機整機以及航空運營和維修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航空體系,初步形成以沈陽為中心的本地航空配套圈,擁有沈飛、黎明、沈飛民機等國內知名主機廠所及相關配套企業 110 余戶,直接從事航空產業人員 4 萬余人。
目前,沈陽各類“低空經濟+”多元應用場景正在加速布局成勢,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強勁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