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05月09日09:07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3項產品全球首發、6項產品國內首發!近期,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碩果不斷,其研發的新型極寒環境海洋裝備用鋼設計及材料將應用於全球首座超深水鑽井平台“藍鯨1號”等重大海洋工程。

聚焦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錨定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目標任務,鞍鋼是遼寧不斷“向新”隊伍的一員。我省因地制宜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快速路,形成科技與產業“雙螺旋”上升的發展態勢。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基。遼寧老工業基地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聚焦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石化和精細化工、冶金新材料、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我省不斷推動先進裝備向上突破、石化和精細化工向下延伸、冶金新材料向深拓展、消費品向專發力。強化數字賦能、綠色發展,以“揭榜挂帥”形式支持鞍鋼集團自動化有限公司、中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開展鋼鐵、石化行業減排降碳科技攻關,重點攻克能源生產遠程集中控制、全維度數據融合、碳排放優化等共性關鍵技術,實現140個供電和機泵點位集中控制,28家大型煉化企業軟件替代,降低噸鋼綜合能耗1.9%,減少人工成本43.6%,節約國外軟件授權費用上千萬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為推動新興產業實現融合集群發展,我省以22個重點產業集群為載體,抓好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現有產業,大力推動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機器人、醫療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通過支持集成電路裝備、新材料、機器人等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研制多項創新產品並實現應用,累計專項資金支持1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近5億元。其中,分子束外延設備、高產能物理清洗機、高性能真空機械手等重大創新產品,為我國集成電路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自主可控貢獻了重要力量。

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我省深耕自身優勢聚焦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深海深地、細胞治療、氫能儲能等領域,加快推進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探索建立完善新技術發現機制、成果轉化機制和價值發現機制,為我省發展未來產業提供科學指引。發揮遼寧實驗室、高水平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優勢,集成各方面創新資源,加快產出一批重大創新性成果。支持遼寧遼河實驗室建設未來工業互聯網試驗設施,推動構建大規模數字化車間等場景。圍繞深部工程安全開發與利用、氮氣和氧氣轉化、單元子催化等5個方向,組建首批基礎科學中心,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開展原創性、顛覆性基礎研究。面向機器人、工業降碳、醫學影像裝備、工業互聯網、中藥、綠色生態種植6個方向,組建首批省重點實驗室群,形成體系化攻關創新能力。

省科技廳主要負責人表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長期性工程。要堅持系統觀念、因地制宜,緊緊圍繞科技創新這個核心,以頂層設計為牽引,以研發攻關和成果轉化為重點,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科技硬實力。接下來,全省科技戰線將充分用好科教資源優勢,把長板鍛長﹔專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把短板補強﹔培育創新主體,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統籌配置各類創新資源,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