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人民日報看遼寧

遼寧盤錦發展特色農業帶動農民增收

遼河入海口 鹼地番茄鮮

本報記者 辛 陽
2024年05月08日09: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鹼地番茄種苗繁育基地(攝於2023年7月)。
  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即將進入採摘期的鹼地番茄。
  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核心閱讀

  遼寧盤錦地處遼河入海口,土壤以鹽化草甸土為主。近年來,盤錦不斷加強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發展特色農業,提高當地鹼地番茄知名度,促進生態、產業效益雙贏。

 

  葉片滴翠,青綠色的果實挂在藤蔓上,空氣中彌漫著鹼地番茄特有的清香……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新立鎮錦輝農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公司生產經理王亮說:“這一茬產量不錯!”

  盤錦地處遼河入海口,地勢低窪,地下水常年受海水影響,土壤鹽分含量較高,形成了鹽鹼土壤。近年來,盤錦不斷加強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種植適合鹽鹼地環境的番茄,形成了特有品牌,鹽鹼地土質不斷改善。目前,盤錦鹼地番茄年總產量2100萬斤,帶動2000余戶農戶增收。

  推廣種植技術,造就特有品質

  摘下一顆看似青澀的鹼地番茄,輕咬一口,酸甜適中、脆爽鮮嫩。

  為啥種在鹽鹼地裡的番茄口感、味道這麼好?盤錦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馮大慶道出原委:“盤錦四季分明、溫差適宜,特有的鹽鹼土壤條件加上較長的生長期,讓番茄果實的糖分不斷積累,形成芳香物質。”此外,高鹽環境也讓口感型番茄品種的風味相關特性得到充分展現。

  另一個原因是追求品質為主的生產方式。“基地現在平均畝產7000斤,與普通番茄相比,產量並不高。”王亮說,“為確保品質,基地的鹼地番茄種植主要靠擴大生產規模來提升產量、增加收益,而不是一味追求提升單產。”

  雖然品質好,但在鹽鹼地種植番茄難度相對較大。盤錦的鹼地番茄均為大棚種植,溫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技術是種植戶最關心的問題。

  盤錦市農業農村部門依托相關科研院所進行聯合技術攻關,通過長期的品種培育,探索出鹼地番茄標准化生產技術。通過工廠化育苗、土壤健康培育、水肥一體化、設施環境調控、病虫害綠色防控、標准化採收分級等技術的綜合應用,逐步形成了盤錦鹼地番茄的標准化生產技術,為農戶提供技術保障。

  科學施肥灌溉,改良鹽鹼土壤

  鹽鹼地資源包括鹽鹼地已墾耕地、荒地及近海灘涂、濕地等。曾經,盤錦在東北地區有“南大荒”之稱,現在卻成為全國聞名的糧倉,這樣的轉變,原因之一就是把鹽鹼地變成了良田。

  在當地,改良鹽鹼土壤有兩大“法寶”。一是採取傳統方法,使用農家肥。“農家肥肥力足、成本低,使用農家肥,既經濟實惠,土質也不斷得到改善。”王亮說。

  另一個“法寶”,是就地取材。在收獲期后,將番茄藤蔓粉碎后直接還田,同樣能達到改善土壤質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的效果。

  在灌溉水的選擇與利用上,也有講究。“我們因地制宜,利用排澇溝渠存儲大量雨水和雪水備用。”王亮說,“本地灌溉水含鹽量為5%—8%,而存儲的雨水、雪水含鹽量隻有1%—2%,有利於番茄秧苗生長。”

  在大棚種植鹼地番茄,對土壤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1年冬天,王亮在巡檢大棚時發現番茄植株出現死秧,迅速召集技術人員查找原因、研究對策……原來是大棚內土壤犁底層過硬,不易滲水,水分蒸發不出去,土壤表層濕度過高,加上冬季氣溫低,導致漚根、死秧。

  “當時,我們用小挖掘機對大棚進行土壤深翻,打破原始的犁底層,有效解決了土壤不透氣等問題。”王亮說。

  規范行業標准,帶動農民增收

  為促進鹼地番茄相關產業發展,2021年8月,以盤錦錦輝農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32家上下游企業及197戶種植戶成立了產業聯盟。“成立產業聯盟后,大家統一了種子、化肥等農資進貨渠道,既穩定了種子、化肥質量,也大幅降低了種植成本。”盤錦錦輝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史越輝說,“不僅如此,在提升種植技術和擴大收益上,加入產業聯盟的種植戶都獲益匪淺。”

  在技術層面,加入產業聯盟的種植戶互相切磋、借鑒,在提升種植技術的同時,也促進了種植技術規范化,同時也提升了鹼地番茄品牌價值,帶動農戶增收。經過不斷努力,該產業聯盟通過“聯盟+公司+基地+農戶+客戶”機制,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幅提升鹼地番茄標准化生產水平。

  為進一步挖掘鹼地番茄產業價值,盤錦市積極推進鹼地番茄產業發展,推動品牌興農強農助農。“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產量,積極探索‘品牌+聯盟+龍頭企業+農戶’發展模式,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馮大慶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7日 14 版)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