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三箭齊發”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我們自主研發的定制式乳腺外科手術導板與3D打印術后胸雕產品在國際國內屬於首創。該系列產品通過3D掃描與3D打印技術,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定制出獨一無二的手術輔助工具。”5月7日,沈陽愛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負責人說,這些技術的轉化應用,將為乳腺外科手術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沈陽市創新性開展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和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下好“先手棋”、施好“催化劑”、當好“根據地”,“三箭齊發”為科技成果在沈陽轉化當先導、添動力、做保障。今年前4個月,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在沈陽轉化落地,共登記技術合同250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21.43億元,同比增長81.26%。
沈陽市推動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沈陽市氫氨清潔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瞄准“加快前沿新興氫能產業發展”這一戰略機遇,從氫能產業工程示范、技術創新、科技成果驗証及轉化、聯合創新平台建設等方面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目前,聯盟盟主單位華電遼寧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鐵嶺、營口、朝陽、赤峰等地布局綠電制氫、制綠氨及綠甲醇產業,並於一季度成功制出我省第一罐綠氫。同時,與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省外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持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
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沈陽市加快建設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構建更加健全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一季度,世界首款四座氫內燃飛機原型機——RX4HE原型機(120kW)由遼寧銳翔通用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飛行器制造中試基地進行中試,並在法庫財湖機場成功首飛。該飛機使用氫作為動力來源,它的成功轉化為遼寧通航產業發展搶佔了又一制高點,也為我國氫能航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家醫療科技公司相關樣機在遼寧沈陽先進醫療器械中試基地進行中試,產品上市后,將為青光眼微創手術提供新術式。
沈陽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方式,為市場主體與科研主體打造科技供需通道,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沈陽信拓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一家企業關於大尺寸壓鑄電池底盤拼焊的技術需求,整合科技人才資源,以“投資入股”的服務方式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完成壓鑄鋁合金激光復合焊技術及壓鑄鋁合金焊絲技術的研發,獲得3項發明專利與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該項成果在沈陽轉化,將改變壓鑄鋁合金焊接性能差的技術現狀,焊縫拉伸強度佔母材拉伸強度的比例由原來的60%提升至90%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