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縣:鄉村振興路上杏為“媒”
康平縣地處北緯42°,以日照時間長、積溫高等特點成為優質農產品產區。康平縣憑借地理優勢、土壤條件和豐富的種植經驗,孕育了特色扁杏產業。近年來,張強鎮西兩家子村以扁杏產業幫助當地農民敲開了致富門,扁杏產業已成為康平縣一張亮麗的名片。
家家吃上“生態飯”,戶戶敲開“杏”福門
康平地處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南緣,一代代康平人接續植樹造林,肩負著防風固沙,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大扁杏是經濟林樹種之一,同時又具有耐貧瘠、耐干旱、耐寒冷等特點,是很好的生態工程適應樹種。
康平縣張強鎮西兩家子村杏樹種植歷史悠久,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杏花村”。
曾幾何時,張強鎮西兩家子村是個貧困村,可西兩家子村人窮志不窮,把苦干與實干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沙石土丘上栽活了一棵又一棵杏樹。村民李大姐說:“剛嫁過來的時候,這村子窮,土地少還不打糧。現在通過種扁杏,日子都好過了。”
早在2009年,張強鎮西兩家子村的農戶就開始種植大扁杏樹。2016年,種植戶聯合成立張強鎮雨豐扁杏專業種植合作社,2019年新建了200平方米標准化生產車間,進行大扁杏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改造升級,產品達到進駐商超標准,遠銷全國各地,成為遠近聞名的暢銷貨。
近年來,康平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千畝大扁杏種植基地,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路。
因地制宜產業興,綠色發展農民富
扁杏產業逐步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康平縣雨豐扁杏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永停介紹說:“自從種上杏樹,村集體收入年年有保証。現在西兩家子村大扁杏林地已經發展到了2200余畝,每畝地收入預計1500元。以后還要做大做強扁杏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張強鎮西兩家子村將採摘的杏核集中進行深加工,提高杏核產品附加值,走出了一條產業致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建設新路子。村民張大哥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跟著合作社種植扁杏,家裡買了小汽車,去年還重新裝修了房子,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據了解,張強鎮西兩家子村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大扁杏樹下還種植了苦參、威靈仙和桔梗等中草藥,增加村民收入。
以“杏”為媒,山水康平。康平縣以杏花節為契機,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今年張強杏花盛開的時候,天南地北的游客相聚於杏花下,賞花游林,體驗農家美食。一方面拓寬了康平縣特色農產品銷路,另一方面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朵杏花開,全村盛業來。多年來,康平縣張強鎮西兩家子村立足實際,用心尋找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用扁杏小產業寫出鄉村振興大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