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一批重點項目年底完工

春光正好,一線處處建設忙。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的重點項目——丹東市東北亞邊疆歷史文化博物館施工現場,各類施工車輛往來穿梭,呈現火熱的建設場面。
今年以來,遼寧省加快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重點項目及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保護展示項目建設,切實做好長城文物本體保護。
遼寧省長城資源豐富,且分布范圍廣、時間跨度大,各時代長城牆體總長約1077.7千米,分布於全省13個市50個縣(市、區),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節點。圍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總體布局,遼寧省規劃建設遼西長城文化帶和遼東長城文化帶,虎山長城、綏中薊遼長城、燕秦早期長城和廣寧城4個主題標識區,明代遼東鎮城、衛城、所城等形象標志點,全力打造“萬裡長城”東起點IP。
截至目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保護規劃確定的96項重點實施項目,國家共投資3.35億元,省投資8744萬元,市縣投資4738萬元。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8個文化保護傳承項目,5個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任務,今年年底前開放運營,另外3個項目2025年完工並投入運營。2023年省本級轉移支付資金項目,包括“1+13”長城文化展示點、9個村落社區博物館、文化實踐研學3個項目等在內,今年年底將全部建設完成。另外,還有保護傳承、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10個工程項目,將於年底前完成。
據了解,為進一步展示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今年,遼寧省將按照“突出意義、重大主題、重要影響”要求,建好用好虎山、九門口等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示范區,讓更多的老百姓走進長城、了解長城、讀懂長城。同時,完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示范,突出“文化是核心,國家是標准,公園是運作模式”,錨定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目標定位,積極探索長城東西端對話機制,讓長城變得“更寬、更長、更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