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深化改革開放 激發動力活力

3月19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八大攻堅’ 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遼寧省數據局(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省國資委和省商務廳相關負責同志立足部門職責,重點介紹今年遼寧省激發動力活力,在深化改革開放上攻堅突破,特別是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主要任務和具體舉措,並回答記者提問。
堅持“數治營商” 打造“四個一批”
遼寧振興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是必須下好的先手棋、拿下的關鍵仗。省營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營商系統將保持首戰之年良好態勢,圍繞服務產業、企業、項目和民生等領域,以“四個一批”為切入點,堅持“數治營商”,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推動數字遼寧上台階。
培樹一批特色品牌。推動12345熱線品牌提檔升級。持續深化“辦事不找關系”改革,推進一批企業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集成辦、指尖辦、免証辦。擦亮“清風遼寧政務窗口”品牌,在提升責任意識、規范窗口服務、提高辦事效率、規范權力運行等方面持續用力。提升“遼事通”影響力。建設“遼企通”涉企服務平台,圍繞開公司、辦業務、找政策、提訴求、查信用、招人才、繳稅費、融資金、拓商機等,為經營主體提供個性化、精准化服務。大力推廣“遼政通”掌上辦公,逐步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協同辦公“總門戶”,實現數字機關“一張網”。繼續落實“領導干部進園區進企業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部署,強化線上線下政企互動品牌建設。
夯實一批基層基礎。持續深化放權賦能改革,組織向自貿試驗區各片區賦予市級權限,指導各地區向經開區精准賦權﹔持續深化“綜合窗口”改革,按照“減窗口、減人員,優流程、優平台,增服務、增效能”的要求,年底前,全省各政務服務機構實行“一窗收件、分類辦理、統一出件”的“綜合窗口”模式運行,實現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集約節約發展﹔開展增值化服務改革試點和“我陪群眾走流程”“政務服務體驗員”工作,切實為企業解難題、為群眾辦實事﹔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問題整改整治﹔筑牢數字政府基座﹔強化數據資源管理﹔健全數字政府標准規范體系﹔強化網絡數據安全管理和防護﹔建設一批數字遼寧工程項目。
打造一批應用場景。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年底前,推動不少於4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落地實施。持續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優化“一人(企)一檔”專屬服務,推進惠企政策、便民服務等精准推送,年底前,歸集企業和個人電子檔案信息不少於120種,免申即享政策突破1000條,直達快享政策達到2000條。探索建設居民碼、企業碼、物碼等應用場景。拓展政務服務碼服務領域,推動更多便企利民服務“碼上辦”。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強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三網融合”發展。支持沈陽、大連深入開展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打造沈陽北方算谷、大連數谷,培育數字經濟新優勢。
推出一批創新成果。採取“揭榜挂帥”、試點先行等方式,鼓勵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探索創新,為經營主體和群眾提供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便利服務。加大創新成果宣傳引導力度。全面發掘、梳理各地區、各部門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果案例,及時在全省復制、推廣,讓經營主體和群眾享受到改革紅利。
國企改革縱深推進
央地合作再上台階
2023年,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9.1%,央地合作成效顯著,超額完成了決勝首戰之年的目標要求。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國資國企將把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增強國企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貫通起來,以敢擔當、勇攻堅、善作為的作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力爭省屬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速高於全省GDP增速,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國有經濟在遼寧振興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
今年,遼寧省國資國企將通過持續優化存量,積極拓展增量,強化發展戰略規劃管理,推進“兩非”“兩資”剝離處置等工作,全面系統地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全省地方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性整合,研究組建數智集團、科創集團、發展集團、先進制造業集團等業務板塊,制定省屬國企投資監督管理辦法,整合優質資源,培育新增上市主體。突出發展戰略和規劃引領作用,按照“一條主線,適度多元”原則,延產業鏈、價值鏈適度多元發展。及時清理無業務、無貢獻、無法實現功能的企業,大力推進“瘦身健體”。
在深化央地融合發展方面,省國資委將採取跟蹤已簽約項目落實落地,加快儲備一批新的合作項目。強化供應鏈協同等舉措,協調相關部門打通項目落實“最后一公裡”,運營並完善央地合作項目謀劃和落地協調保障機制,積極對接央企開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促進遼寧本地配套率提升,帶動地方相關產業集群發展,努力在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深化央地合作。
近年來,省國資委持續推進國企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經過上一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遼寧省國企體制機制框架基本建立。但是,企業的市場化意識、爭先進位勁頭、改革發展自我要求等仍需提升,管理人員下不來、薪酬差距不合理等問題依然存在。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今年以來,省國資委聚力攻堅三項制度改革,積極打響打好“三能”機制建設“1+9”攻堅戰役,以“先改主席台,再改前三排”,推動管理人員“契約化”﹔以“嚴把入口關、暢通出口關、注重培養關”,推動員工管理“合同化”﹔以“多勞多得、優勞優得、不勞不得”,推動薪酬激勵“價值化”,將“賽馬文化”和“揭榜挂帥”競爭機制融入國企生產經營全過程。同時,優化提升外部董事工作質量,提高工資分配精細化管理水平,強調工資分配向核心骨干人才、基層一線“雙傾斜”,研究制定支持省屬企業科技創新激勵措施,以動真碰硬的魄力,增強內生動力,提升發展活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四個突破”
提升開放能級
發布會上,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省商務廳將以三年行動為總牽引,聚力“八大攻堅”,加強統籌協調,從四方面工作入手,著力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堅決打好打贏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攻堅戰。
在打造樞紐擴開放上實現新突破。今年,遼寧省將著力拓展對外經貿合作,全方位、有重點擴大遼寧經貿“朋友圈”。推進向北開放,健全對俄專班辦公室,推動與莫斯科州、濱海邊疆區建立工作機制﹔辦好第二屆中俄地方投資發展與貿易合作大會﹔在俄羅斯、蒙古國舉辦首屆遼寧出口商品自辦展。鞏固向東開放,在日本舉辦大連周、在韓國舉辦沈陽周,進一步擴大遼寧在日韓的影響力和輻射面﹔廣泛開展中日韓經貿交流活動,促進與日韓重點產業深化合作。
在提級增能筑平台上實現新突破。今年遼寧省將實施“五大戰略”,筑平台、強載體、暢通道,全面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能級。一是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動遼寧自貿試驗區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全年形成20項以上改革創新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二是實施開發區創新提質戰略。深化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開發區現代管理制度體系。開展省級特色產業園區評定,培育一批省級國際合作園區。三是實施跨境電商促振興戰略。建立健全跨境電商“六體系兩平台”,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帶動跨境電商B2B出口。四是實施平台載體聯動發展戰略。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邊民互市貿易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開放型平台創新提質發展。五是實施東北海陸大通道升級戰略。辦好東北海陸大通道國際合作論壇暨東北亞物流峰會。爭創中歐班列(沈陽)國家集結中心。進一步擴展遼寧海運空運航線。
在引強延鏈拓招商上實現新突破。今年遼寧省將開展招商引資專項行動,聚焦“世界500強”和國內外領軍企業,招引一批“好大高”、專精特新項目,全年計劃新增外資企業1000家。開展招商平台提檔升級行動。圍繞22個重點產業集群、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建設,高水平舉辦第五屆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做優做強招商引資平台。開展央企及頭部企業招商行動。加快推進央企進遼寧的89個重點項目落地。鼓勵企業積極融入央企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地方國企、民企與央企融合發展。
在增量提質強外貿上實現新突破。在穩外貿方面,遼寧省抓好關於推動外貿優結構穩增長的實施意見等政策落實落地,支持企業搶抓國際市場,培育外貿新優勢,為激發外貿活力注入新動能。遼寧省將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唱響“遼望全球、品行天下”品牌,開展“百團千企”拓市場行動。實施“100+70”境內外國際性展會計劃,組織更多外貿企業“走出去”搶訂單、拓市場。提升口岸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進營口港、盤錦港口岸部分泊位對外開放驗收工作。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持續優化通關時間和口岸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