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加速構建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3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八大攻堅’ 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省市場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同志立足部門職責,重點介紹了今年我省加快動能轉換,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攻堅突破,特別是在全力塑造制造業新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等方面的重要部署、主要任務和具體舉措,並回答記者提問。
推動現代服務業沿“五化”提升
現代化的服務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全省服務業強勢復蘇,增加值實現1.58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分別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0.2個和0.5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達52.4%。2024年,省發展改革委將以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品質化、數字化、融合化、綠色化、國際化為主要任務,為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攻堅之年攻堅之戰提供強有力支撐。
以品質化提升現代服務業競爭力。一方面,推動遼寧服務品牌升級。大力推進“遼寧服務”品牌孵化、提升、創新和整合。支持現代服務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支持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圍繞“遼禮”“遼味”“遼宿”“遼節”等遼寧特色進行品牌升級。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推動服務業項目提質。在大數據應用、科技研發服務、供應鏈創新體系建設以及現代服務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等方面打造一批新亮點。深度挖掘服務制造、智慧物流、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優質項目。
以數字化塑造服務業發展新優勢。加快發展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持續推進沈陽、大連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建設。在數字文旅、遠程醫療等新興業態,在智能工廠運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等領域,挖掘推廣一批優秀轉型案例。強化數據共享開放,培育本地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推動數據要素應用。
以融合化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廣定制化服務、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共享制造等“兩業融合”新機制和新業態。充分發揮各類農業服務主體作用,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融合發展企業庫與融合發展項目庫。打造一批“制造+服務”“產品+服務”“互聯網+產業+金融”等示范性產業融合技術服務平台。
以綠色化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推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再利用裝備制造企業向節能環保服務產業鏈延伸。促進生活性服務業綠色轉型,發展綠色物流,推動快遞包裝減量化、標准化、循環化、無害化。推廣綠色消費,鼓勵實施綠色智能家電補貼和綠色家電金融支持。
以國際化推動服務業高水平開放。推進沈陽、大連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沈陽、大連、鞍山、撫順、營口、盤錦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支持沈陽建設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直播、短視頻帶貨、獨立站應用等新型國際貿易業態。
在大抓企業、項目、產業、園區上聚力攻堅
遼寧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將持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在大抓企業、項目、產業、園區上聚力攻堅,以建設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為抓手,加快構建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力工業穩增長。推動企業穩產增產,我省將實施“基點管理”,挖掘重點行業增長潛力,組織開展產需、產融等對接,確保各類關鍵要素保障到位。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我省將加快中化揚農精細化工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實施技術改造,謀劃一批央地合作、新質生產力等領域高質量項目,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和各類產業基金及試點示范政策,發揮省級專項資金引領撬動作用,集中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聚力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高新突破,促進數控機床等優勢產業產品迭代升級,深化“整零共同體”示范,推進寶馬全新動力電池、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等項目落地投產。推動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向下游延伸,持續推進“減油增化、減油增特”,支持產業化項目、中試基地等建設,推進金發生物生物基一體化等項目。推動冶金新材料產業向精深拓展,支持首批次新材料開發及應用,提高菱鎂產業精深加工水平,推進鱍魚圈基地綠色低碳升級等項目。推動消費品工業向優質特色發力,培育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縣,創建國家級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組織紡織服裝產業對接,建設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和高端醫療裝備應用示范基地。同時,大力發展機器人、集成電路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細胞治療、柔性電子等未來產業,為塑造制造業新優勢增添動力。
聚力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創新賦能,我省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和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強化數字賦能,我省將加快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完善平台體系建設,培育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辦好2024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強化綠色賦能,我省將推動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改造,鼓勵擴大綠電交易,推動工業節能節水,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強再生資源行業規范管理,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積極培育壯大經營主體
經營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高質量的經營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經營主體發展到515.9萬戶,同比增長9.4%,經營主體數量全國排名提升1位。全年新設經營主體86.3萬戶,同比增長33.9%,增速全國排名第四。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鞏固首戰之年良好態勢,推動經營主體發展穩中有進。預期今年經營主體超過545萬戶、企業活躍度超過全國總體水平,淨增規上工業企業650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戶、科技型中小企業6000戶、高新技術企業1500戶。
穩增量,全力壯大經營主體規模。打好政策供給、培育扶持、穩存擴增“組合拳”,促進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發展。積極爭取央企在遼布局、設立子公司。更大力度推動民營經濟經營主體茁壯成長。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以高水平開放吸引更多外資企業落戶遼寧。積極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以更優環境吸引更多外埠企業來遼投資創業。
提質量,支持各類經營主體轉型升級。錨定企業活躍度超過全國總體水平預期,推動經營主體發展進中提質。實行一企一策,著力激活一批、精准清理一批,堅決制止和防范虛增。實施質量“強鏈”項目,選樹一批質量領軍企業。實施標准“穩鏈”項目,提高一批技術、安全、環保標准,突破一批關鍵和新興領域標准,培育一批標准創新型企業。
優服務,破除隱性壁壘。優化准入環境,深入推進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半日辦,加快推進市場監管全部行政許可事項集成辦理、“証照聯辦”,實現“一網受理、一單告知、聯合審批、一口發証”﹔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領域,上線“企業碼”,實現經營主體身份信息“一照關聯”。優化監管服務環境,深入推行信用分類監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優化信用修復機制。優化公平競爭環境,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
重幫扶,暢通經濟“微循環”。制定出台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准幫扶提升發展質量的實施意見,推動構建涵蓋個體工商戶不同發展階段的政策體系,支持和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誠信經營好、發展潛力大的“知名”“特色”“優質”“新興”類個體工商戶,帶動同行業同類型經營主體實現更好發展,推動提升個體工商戶總體發展質量。深入開展“千億送貸”行動,實現投放貸款350億元、服務經營主體5.37萬戶預期目標。
為企業提供有力要素保障
微觀主體健康成長需要溫暖環境的陽光雨露,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和穩定供應的生產要素,是企業成長壯大的重要支撐。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省金融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我省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奮力開創遼寧金融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持續優化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對於孵化期企業,重點支持對接天使(創業)投資、設備融資租賃、應收賬款商業保理等融資。對於初創期企業,重點支持對接風險投資基金,提供首貸續貸、投貸聯動類金融產品。對於成長期企業,重點支持對接股權投資基金、商業銀行、科技擔保等機構。對於成熟期企業,支持企業上市,支持企業研發鏈、產業鏈並購重組,支持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引領產業集聚升級。
持續推動金融機構協同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鼓勵銀行機構建立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相匹配的信貸投放模式,鼓勵非銀金融機構提供差異化融資服務,鼓勵股權投資機構培育孵化新興產業。
用好用足資本市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資本市場應用培訓的范圍和頻率,有效服務企業願上、能上及成功上市。支持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爭取國家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做好“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促進信貸總量平穩增長,推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堅持“好鋼用在刀刃上”,人民銀行將加強與科技、環保等行業管理部門的協同合作,進一步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續性和專業化水平。圍繞助力全省22個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和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建設,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制造業政策框架,持續加大金融對先進制造和產業鏈的支持力度,助力遼寧推進新型工業化。
支持民營小微市場主體培育壯大。加快構建完善民營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增強金融機構服務普惠小微主體能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投放力度,提升民營小微市場主體融資可得性。
電力作為重要生產要素,是各類經營主體運營的基礎保障。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們計劃投資237億元,同比提升14.5%。”
在建設主干網架方面,今年我省將建成500千伏沈陽白清寨擴建工程,開工建設盤錦遼濱等工程,著力提升沈陽現代化都市圈、沿海經濟帶供電能力,保障重點項目用電需求。建成投產500千伏巴林-奈曼-阜新跨省通道等工程,開工建設徐大堡核電送出等工程,加強遼西北風光富集地區匯集站布局。同時,我省還將實施“電靚沈陽”和“能動大連”電網發展工程。做好老舊小區改造、鄉村全面振興電力支撐等民生保障工作,支持和服務分布式電源發展。
在加快推進能源綠色轉型方面,我省將按照“全網統籌、保量穩率”要求,著力提升支撐性電源和需求側資源調節潛力,推動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融合發展。
今年,我省將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開展低壓客戶“三零”服務、高壓客戶“三省”服務再升級,在服務經營主體、民生改善、新能源發展等領域進行再升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