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八方面攻堅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大抓企業、大抓園區、大抓創新,全年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工業投資增長15%……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沈陽市新型工業化暨十大重點產業集群推進大會上獲悉,今年,沈陽市將著力在8個方面攻堅,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力挺起工業“硬脊梁”。
工業是遼寧經濟的命脈,遼寧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近年來,沈陽市以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為抓手,以建設數字沈陽、智造強市為目標,大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構建具有沈陽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鏈成群,聚群成勢。沈陽市依托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全面統籌、專班推進,全力打造20條重點產業鏈和10個重點產業集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去年,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含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食品4個產業集群達到千億級規模,航空航天、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產值同比增長20%以上。
夯實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沈陽市聚焦重點,高質量建設頭部企業配套園區和特色園區。去年,擴建華晨寶馬、重礦機械配套產業園,增建省集成電路裝備及零部件和服務機器人、氫能、北斗等新園區﹔累計推動430個項目入園,年度完成投資額超150億元,帶動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提升至40%。
乘勢而上,今年,沈陽市鎖定8個方面任務全力攻堅,努力推出更多體現中國速度、中國水平的“沈陽制造”,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打好打贏三年行動攻堅之戰提供有力支撐,在新型工業化建設中勇當先鋒、敢闖新路、爭作表率。
圍繞集群發展,沈陽市將進一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協同構建產業生態圈﹔圍繞轉型升級,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激發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新能源及新型儲能、智能制造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爆發點,大力推進服務型制造﹔強化項目支撐,謀劃儲備一批揚優勢、補短板、調結構的工業項目﹔強化企業引育,促進國企、民企、外企競相發展﹔加快園區建設,推進頭部企業配套園區和特色工業園區增企擴園﹔強化科技創新,統籌推進創新空間、創新平台、創新人才、創新生態,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問題﹔推動數字賦能,加快“智改數轉”步伐﹔推進綠色發展,扎實推進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推動工業領域節能降碳、綠色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