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學雷鋒 建新功

守護萬家燈火的“變電哨兵”——遼寧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王軍

2024年03月07日08:33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大家伙一定要小心,這條山道還有冰呢!”5日一大早,國網朝陽供電公司變電運行工區副主任王軍就帶著一大包檢修設備,與兩名同事來到位於朝陽縣的清風嶺山區,沿著濕滑狹窄的山路對線路逐一進行定期巡檢。巡檢了3個多小時后,時間已經來到中午,王軍和同事們拿出面包和水,圍坐在山坡上吃一頓午餐。“我們上山巡檢的路線很長,中午就不下去了,在這裡將就一下就行了。”吃完飯稍作休整,王軍又和同事們走向了另一個山頭。

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從凌晨工作至凌晨,是王軍的工作常態。“我從來沒有覺得過累,反倒樂在其中,每次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就覺得一切都值了!”王軍笑著說。

王軍,國網朝陽供電公司變電運行工區副主任,曾獲全國工人先鋒號、遼寧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入職30年來,王軍始終堅守在變電運行崗位,從技術員到班長,再到副主任,他先后參與完成變電站倒閘操作900萬項無一差錯,巡視設備超百萬次、裡程超過80萬公裡,高質量完成各類保電1200多次,主持大型變電站驗收投運80余座。

如果說電力是城市運行的“血液”,那麼變電站便是電網架構中的“心臟”,將電力血液輸送到主網的主動脈、配網的毛細血管,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王軍作為“心臟”的守護人,深知工作的重要性,無論是變電站運維搶修,還是惡劣天氣堅守一線,更或是年三十值守工作崗位,他總會在確認電網平安后才回家團聚。

變電站多處於偏遠地區和山區,如遇極端天氣,人員和車輛進出將變得異常艱難。2021年11月,朝陽地區遭受特大暴雪天氣,國網朝陽供電公司發布冰雪災害預警,為確保預警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王軍作為一名變電運行負責人,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提前進入變電站進行值守。得到批准后,王軍立即帶領兩名值班人員,在下雪前驅車100多公裡前往柏山220千伏變電站,隨即對變電站設備的油位、SF6壓力等原始數據進行收集。

夜間20時,大片的雪花在天空中飄落下來,室外溫度降至零下20多度。夜間22時,王軍與值班人員開展了降雪后的第一次巡視,將降雪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對導線風偏情況、接點過熱情況、瓷柱覆雪結冰情況、設備異常信息進行監控。

凌晨0時、2時、4時……一次次的巡視、數據對比、覆冰風偏情況分析、異常信息的分析處理、設備運行狀態的研判,累了就趴在桌面上休息一下,餓了就泡一桶方便面,四天三夜的不間斷的工作,王軍分析發現處置10余項異常事件,未發生停電事件。而這樣的堅守對王軍來說已是“家常便飯”,30年來,王軍贏冰斗雪、抗洪防汛、安全保電,圓滿完成保國、慕容等重要變電站80多次的值守工作,有效保障了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

春秋檢期間,是變電運行工作最繁忙的時候。王軍負責遼寧省地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170座變電站的設備維護任務。每一次的倒閘操作現場、每一次的大型檢修作業現場、每一次的設備改造、新投現場,都能夠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自2005年擔任班長至今,王軍連續19年大年三十堅守崗位,不是在變電站大負荷特巡,就是在分析研判設備負荷狀況中度過,在人們全部進入夢鄉,設備、負荷趨於平穩后,他才會獨自一人回到家中,而那時妻兒早已熟睡。

如果說堅守奉獻是王軍的優秀品質,那麼“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是王軍對工作的精神態度,多年來,他主持完成40多項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獲得國家專利20余項。他不僅自己實干,還注重隊伍建設,時刻以傳承奮斗精神、傳遞專業技術為己任,培養、帶出變電優秀運行專業人員300余人,先后參與全國首座綜合自動化變電站、遼寧首座智能變電站建設及驗收投運等工作。

王軍始終將“向雷鋒同志學習”作為自己人生的基本准則,愛崗敬業、傳承創新、熱心公益、無私奉獻,正如他自己所填《清平樂》一樣:運行維護,廿載風雨路。無私奉獻送光明,萬家燈火無數。曉來初踏征程,月上才回歸路。不求名顯萬戶,隻將光明守護。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