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全國人大代表認真准備議案建議

“保障國家生態、能源及糧食安全”“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護航青少年心理健康”……3月4日,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在遼全國人大代表在住地,利用大會開幕前的寶貴時間,對深入調研所得的議案建議進行精心打磨、充實完善,確保在會上准確反映出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呼聲。採訪中,部分代表向記者介紹了自己關注的話題和已經准備好的議案建議。
“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離不開技能型人才的支撐。”作為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李馳在深入調研后,建議在東北建立公共實訓基地,以“就業導向、聚焦重點、共建共享、示范引領”為原則,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他建議,要根據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立足高質量發展目標,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在滿足當前產業發展所需人才的基礎上,更加關注未來制造所需要的產業工人。要加強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變“一頭熱”為“兩頭親”,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項目研發、技術攻關等方式,提高實訓基地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王秀英代表是阜新市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教授研究員級高級農藝師。近兩年,她和團隊先行先試“以光鎖沙”的“光伏治沙”模式,在光伏板下及板間種植大豆、高粱、谷子、玉米等作物,通過“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全國兩會前夕,王秀英多次走進田間地頭,了解沙化耕地“光伏+農業”模式的具體成效,精心准備,形成一份“關於加快推進遼西北沙化土地生態治理、保障糧食安全的建議”。她建議,允許在沙化耕地上加強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加大農田保護力度、提高糧食產能,同時將彰武沙化相對嚴重、集中的15.8萬畝沙化耕地劃定為遼西北“光伏治沙”生態修復治理試點用地,通過這一全新治沙模式,有效保護遼寧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保障國家生態、能源及糧食安全。
“今年我所關注的還是企業招工引才問題。”在住地,劉桂梅代表正同郭慶莉代表交流各自精心准備的建議。去年全國兩會上,劉桂梅帶來了關於深化校企合作破解招工難的建議。受當地人社部門組織的一場直播帶崗活動啟發,今年她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直播帶崗這一招工新模式。她認為,直播帶崗打破了線下招聘地域和時間限制,有助於解決求職者與企業間信息不對稱、專業不匹配等問題。她建議,要培育和打造直播帶崗示范基地,更好地發揮直播帶崗的作用,滿足城鄉勞動者求職和各類企業招聘需要,促進高質量就業。要大力宣傳直播帶崗服務渠道、經驗做法、服務品牌,引導社會各方支持、參與就業公共服務。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快政策研究、制定和出台,促進直播帶崗行業健康發展。
作為來自教育戰線的人大代表,每次參會劉宏艷都會聚焦自己熟悉的教育領域提出建議。“今年我更加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劉宏艷說。經過一年調研,她認為,情緒、學業、親子關系等問題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傾力關注。對此,劉宏艷建議,要引導家長同子女有效溝通,共同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構建和諧家庭氛圍。學校要發揮守護學生心理健康的主陣地作用,開展多樣化的校園體育鍛煉,靈活安排課外社團活動。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未成年人網絡使用的監管和保護力度,構建青少年友好型網絡空間。同時,要建設統一的醫教協同管理平台,構建青少年精神心理問題篩查和診治網,精准提供心理援助和診療服務,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實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