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本網原創

真金白銀干貨滿滿 沈陽“興沈英才計劃”再升級

孝媛
2024年02月22日14:42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真金白銀”獎勵支持人才、團隊,向用人主體進一步放權,推動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2月22日,在沈陽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沈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聞然介紹了優化修訂后的2024版“興沈英才計劃”政策措施。

振興離不開人才。沈陽市始終將人才作為振興發展的第一資源,深入實施“興沈英才計劃”,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本著突出政策的競爭優勢、強化政策落地、做優服務保障等原則,今年,沈陽市對“興沈英才計劃”進行了修訂優化,積極適應振興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孝媛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孝媛攝

精准引育人才

2024版“興沈英才計劃”提出,對新引進、新當選的院士等A類人才,給予500萬元科研經費、100萬元獎勵,“一事一議”解決首套購房。對新引進、新當選的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認定為B類人才的,給予260萬元科研經費、100萬元獎勵、150萬元首套購房補貼﹔認定為C類人才的,給予70萬元科研經費、50萬元獎勵、100萬元首套購房補貼。為加大培養、留住本地人才的力度,新增對沈陽市自主培養且未享受過高精尖優才等政策資助的院士、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等,按A類、B類、C類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0元、3000元、2000元生活津貼。

在高精尖科技人才培養方面,著力破除“四唯”問題,新增對無“國家帽子”人才支持政策,每年評選支持一批B類和C類人才,獎勵標准與國家人才計劃相應層次人才保持一致。新增對沈陽市駐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重點企業等用人主體,採取單列指標、免評直享的方式,給予相應層次人才科研經費、獎勵和首套購房補貼。

對企業與創新團隊合作開展技術攻關、破解“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按技術合同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企業最高2000萬元獎勵,給予團隊最高500萬元獎勵。每年引進支持25個左右在沈轉化成果、創辦科技型企業的人才團隊,對創新團隊,按照研發投入給予每年5-50萬元補貼,最長補貼3年﹔對創業團隊,在啟動階段,按實際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1000萬元啟動資金﹔在發展階段,按主營業務收入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0萬元獎勵。

支持培養青年后備人才,對博士、碩士、本科高校畢業生給予16萬、8萬、4萬的綜合補貼。新增在沈陽市“老字號”和“原字號”產業領域生產一線或遼中區、新民市、法庫縣、康平縣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標准可上浮10%的措施。

此外,圍繞沈陽市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編制年度《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按目錄引進的人才,分3年給予總計3-30萬元獎勵。突出政策直達,新增對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或重點企業給予自主獎勵名額的政策。

支持創新平台

對新批准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對新型研發機構,按培養集聚人才等方面成效,給予最高300萬元后補助。對在沈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按引才用才成效,給予最高連續5年總計300萬元獎勵。對新設立的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遼寧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國家級和省級科技服務團、學會來沈開展服務站建設的,給予連續5年每年最高30萬元獎勵。

聚焦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大對創新創業載體支持力度。新增大學科技園建設支持,給予國家級、省級、市級大學科技園最高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新增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在沈建立的科技創業交流平台,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效等指標,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的政策。

支持創新型企業孵化平台。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雙創載體,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按孵化成效、社會貢獻等指標,給予雙創載體最高50萬元的績效評價獎勵和最高100萬元的建設補貼。支持企事業單位在沈陽舉辦人才學術交流活動,按活動總支出金額的50%給予主辦單位最高100萬元補貼。對“海智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獲獎落地企業,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支持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和兼職創新。高層次人才在同一事業單位申請離崗創業的,期限可延長至8年。兼職創新期間可與企業職工同等享有獲取報酬、獎金、股權激勵的權利。

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新增針對不同領域的特殊人才,可由行業主管部門按行業特點制定認定標准的政策。加快推進“沈大長哈呼”和沈陽都市圈區域人才一體化建設,新增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沈陽都市圈城市認定的人才可直接認定為沈陽市相應層次人才。試行高層次人才評價舉薦制度,經兩名及以上A、B類高層次人才舉薦,可直接參評高精尖科技人才培養項目。

賦予駐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重點企業等重點單位人才自主認定權,目前已授權單位304家。用好人才編制池,周轉使用500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用於企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優化服務保障

為營造服務人才的良好環境,2024版“興沈英才計劃”明確,綜合運用政府統建、社會化合作和企業自建等方式籌集人才住房,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三年免租人才公寓。每天提供500間“人才驛站”,將來沈求職的外地高校畢業生免費入住“人才驛站”天數由10天延長至15天。

擴大人才配偶安置服務范圍,由原來的ABC類人才拓展到D類,人才配偶原屬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予以對應安置。高層次人才子女可根據個人意願在全市范圍內選擇學校就讀。新增向高層次人才發放“人才綠卡”的措施,持卡可在14家定點醫院享受就醫和預約轉診“綠色通道”、免費體檢等,高層次人才持卡還可享受免費游覽國有景區等服務。

同時,深化人才政策“一網通辦”改革,做優做強人才服務數字化平台,通過“盛世通”APP實現人才認定、就醫服務、大學生補貼等事項直達直辦,每年拿出近10億元的人才資金滿足“即申即享”。組建服務專班,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務,打造服務人才的“沈陽品牌”。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