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他們用4小時一次的巡檢,守護萬家煙火氣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夜色中,遼河儲氣庫群的值班人員正在巡檢。中國石油遼河油田供圖
2月9日,農歷除夕,晚上6點多,全國調峰能力最大、東北地區最大的儲氣庫群——遼河儲氣庫群的作業區已經逐漸籠罩在夜色裡。
雙台子儲氣庫作業區的中控室內,20幾塊電腦屏幕上不停閃爍著密密麻麻的數據,任何參數的變化,都反映了儲氣庫的“脈動”,也關聯著京津冀和東北三省一區千家萬戶的溫暖。
正在值班的作業區副區長高希拿起電話,跟正在巡檢的值班班長賀雲聯系:“低溫分離器參數有些波動,要去現場核對一下!”
接到電話后,剛完成交接班、投入到巡檢工作的賀雲和他的同事,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緊張的排查,確認無問題后,將情況反饋給高希。
“我們實施的‘二級巡檢制’要求,各作業區中控室實行30分鐘巡檢一次關鍵參數,這樣才能時刻跟蹤天然氣系統整體運行情況”,高希告訴記者,雖然當天的值班人員都是經驗豐富、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的老員工,但儲氣庫事關7個省區的天然氣保供,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穩定運行是儲氣庫的第一要求。
夜色更深,中控室與往日一樣燈火通明,唯有牆上的福字提示著龍年即將到來。
春節前給值班員工包好餃子,已經成了遼河儲氣庫的“年俗”。中國石油遼河油田供圖
工作上一絲不苟的高希,在生活中卻是時刻惦記同事的“老大哥”。為了讓大家當天在崗位上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不僅提前就和同事貼好了春聯和福字,還為大家包好了餃子,准備了豐盛的年夜飯……
當電視機前的觀眾剛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時,賀雲和他的同事也完成了當天夜班的第一次巡檢。
“這個夜班,我們要完成4次例行巡檢,還要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賀雲告訴記者,巡檢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壓力、流量、分離器運行情況及出站壓力,還要隨時與中控室做好對接,核對位機與現場參數。
儲氣庫內,值班人員在巡檢中仔細查看各種參數。中國石油遼河油田供圖
雖然他們已經熟悉到對每根管線的位置都熟記於心,但完成一整圈的數據記錄,仍要1個多小時。對賀雲他們來說,這樣的工作節奏,不僅發生在除夕當天,而是一年365天。
“別以為儲氣庫就一注一採這麼簡單,還要經過多項工序”,賀雲說,地下儲存的天然氣溫度高達100攝氏度,而且含有水分及雜質,通過注採井採出地面后,經過三次過濾和一次脫水,水露點達到外輸要求后,才能返輸主管道。
“我們值好崗,讓大家都能用天然氣煮出熱氣騰騰的餃子,吃上暖融融的團圓飯。一想到這裡,就很開心。”賀雲自豪地說。
雙台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工程在去年4月投產運行,遼河儲氣庫群新增了一條重要外輸通道,有效提升了進口天然氣在東北及環渤海地區的靈活調配能力,增強了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的穩定性。去年12月15日,為應對強寒潮天氣帶來的持續極端低溫天氣,遼河儲氣庫群成為全國第一個日採氣突破4000萬方的儲氣庫。
2月10日0時,農歷龍年的鐘聲敲響,賀雲和他的同事也完成了夜班的第二次巡檢——雙台子儲氣庫的一切也仍在平穩運行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