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接入工業互聯網二級解析節點企業突破萬家

1月16日,位於鐵嶺開原市的川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袋袋玉米在傳送帶上“排隊”接受挑選。智能設備通過風選、色選等對每顆玉米粒的重量、規格、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最后“勝出”的玉米粒進入自動包裝系統被賦予獨有的條碼。
在遼沈大地上,和川順一樣在數字化轉型路上越走越順的企業還有很多。近年來,我省將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作為發展目標,在工業互聯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全省工業互聯網二級解析節點接入企業突破1萬家,標識注冊量達12億﹔7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智能工廠,40個場景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8個工廠入選工信部《2023年5G工廠名錄》,數量居全國第八位﹔15項兩化融合指標全國排名同比提升。
拓寬網絡平台。工業互聯網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我省制定了《遼寧省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發展培育方案》,重點推進沈陽、大連和沈撫示范區“兩市一區”產業集聚,帶動全省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推動中航沈飛民用飛機等20個5G工廠、沈陽中德產業園等15個產業園區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建設。去年,全省新增重點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24個,平台服務工業企業超過6萬戶。2023年,我省新增上線運營標識解析二級節點6個、“星火·鏈網”骨干節點2個,全省二級節點達39個,骨干節點達3個。全省算力規模達到2500P。
完善升級服務。去年,我省建立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服務商資源池,首批99家企事業單位入選。建立制造業數字化應用場景數據庫,線上征集企業數字化應用場景需求1300余個。為近2000家企業進行服務診斷,推動1973戶企業參加兩化融合評估診斷、820戶企業參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遴選確定2023年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594家。試點示范一直是“智改數轉”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省共新增沈陽名華模塑、沈陽富創等省級數字化車間120個、智能工廠65個,全省累計數字化車間達到222個,智能工廠達到115個﹔新增沈陽三生制藥、大連機車等數字化轉型標杆示范企業23家,全省累計達到53家。沈陽、大連成功入選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攻堅之年,我省將繼續強化數字技術推廣應用,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網絡、平台、安全、標識、數據五大體系建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按照“應用場景、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典型標杆”發展路徑,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