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夯實平安法治基石 護航振興發展大局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政法工作關乎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是遼寧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這一年,全省政法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法工作的重要論述,全力履行新時代政法工作的職責使命,保家園安寧、護經濟發展、守萬家燈火。
這一年,圍繞在法治軌道上服務保障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全省政法系統出台多項務實創新舉措,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從嚴從細從實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更高水平的平安遼寧、法治遼寧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把准方向之舵 護航高質量發展
觀大勢、謀大局、抓大事。全省政法系統將服務保障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平安遼寧建設,涉企業、涉信訪、涉超期案件專項監督以及鍛造政法鐵軍三個專項行動,護航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專項監督行動關鍵在“改”,核心在“治”。一年來,全省政法系統堅持問題未查清不辦結、問題未解決到位不辦結、責任人未處理到位不辦結,確保每一條線索查深查透。
一年來,全省政法系統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范的執法司法理念,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防止一個案子“壓垮”一個企業。全省法院深入開展涉企案件生產經營影響評估,各級法院積極選擇“活封活扣”、財產置換等對企業影響較小的執行或保全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023年,全省法院評估涉企案件46.13萬件。
助力“帶病”企業實現“司法康復”。全省檢察機關推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進入“深水區”,遼寧在全國率先實現合規改革訴訟全流程適用,既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又監督其堵漏建制,重回發展正軌。
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2023年,全省公安機關破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349起,涉案金額3.9億余元﹔省法院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和典型案例,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省檢察院整合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設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全省政法系統凝聚合力,推動遼寧成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高地。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一年來,全省政法系統主動問策於企,累計走訪商會企業5.4萬余家(次),召開企業家座談會4900余場,收集採納意見建議4800余條,聚焦企業和群眾所思所盼,不斷釋放改革紅利,讓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更強。
提升治理之效
筑牢平安根基
百姓看平安,關鍵看治安。上個月,新民市的小張因為一個“快遞”而上當受騙損失4萬余元,警方快速出擊,打掉了這個詐騙團伙,7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群眾拍手稱快。
打擊的是違法犯罪,贏得的是黨心民心。一年來,全省政法系統部署開展“排查整治農村黑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抓好打擊懲治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持續宣傳貫徹反有組織犯罪法,堅決“打傘破網”,徹底“打財斷血”,對黑惡勢力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全省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戰果持續位居全國前列,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取得重大戰果,全省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大幅下降。
平安答卷,不斷續寫。2023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依托市、縣(市、區)人民調解中心建成市、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114個,依托司法所建成鄉鎮(街道)矛盾調解中心1355個,16265個“村(居)民評理說事點”不斷提檔升級,實現了四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全覆蓋。
“矛盾調解表面是解開‘事結’,實際上是要解開‘心結’”。1月10日一大早,遼陽市文聖區小屯鎮千山水泥社區主任李會靜便在17號樓樓上樓下跑了好幾趟。她安排維修人員將漏水暖氣修好,兩戶人家的怨氣也在暖言細語中漸漸消解。
去年11月,千山水泥社區和大連市甘井子區中華路街道、撫順市望花區和平街道雷鋒社區被評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工作法”單位。它們只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遼寧大地落地生根的一個縮影。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全省政法系統不斷探索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新舉措,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提升糾紛“化解力”,練好定分止爭“內功”。一年來,全省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共排查矛盾糾紛304492件,化解302808件,化解率達99.45%,讓平安遼寧更加可感可觸。
用好法治之道
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
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鍛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其根本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政法機關是政治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第一屬性。”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全省政法系統扎實開展政治輪訓,輪訓干警達28.8萬人次﹔召開“遼寧政法大講堂”,領學、講學、研學、自學、踐學“五學聯動”﹔制定加強隊伍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嚴格執行“十個嚴禁”等鐵規禁令,進一步增強了全省政法干警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公平正義需要您的支持,陽光司法需要您的維護,請您不要違規干預插手和過問案件,否則將被記錄在案,如需了解案件相關信息,請撥打12368訴訟服務熱線!”撥打鞍山市法院干警的電話,就會傳來這樣一段彩鈴。近年來,全省法院自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法院對落實中央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整治頑瘴痼疾的態度與決心。
“身為政法人,要堅守初心使命。”這是丹東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原主任蘇鳳琴常說的一句話。去年,蘇鳳琴等10名同志被授予遼寧“最美政法干警”稱號﹔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委政法委、大連市甘井子區中華路街道政法委員王晶受到中央政法委表彰,獲評“新時代政法楷模”集體和個人﹔舉辦第五屆“榜樣力量”先進事跡報告會……一年來,全省政法干警深入學習先進典型事跡,見賢思齊,不斷推動政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時,全省常態化實質化推進法官檢察官懲戒工作,去年共召開3次懲戒工作會議,分別對5名員額法官提出懲戒意見,對4名員額檢察官提出懲戒意見。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一次次觸及靈魂的思想洗禮中,在一項項法規制度的有力規范下,全省政法干警不斷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提振精神狀態,推動各項政法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落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全省政法系統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奮力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遼寧實踐,為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保駕護航,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中展現政法更大擔當和作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