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高標准開展主題教育 推動沈陽高質量發展

沈陽市和平區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2024年01月17日09:59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沈陽市和平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一體貫通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等重點措施,全方位統籌、全覆蓋推進、全鏈條落實,推動主題教育取得明顯成效,為奮力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區,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堅持深學細悟,鑄牢政治忠誠

“大家看,這裡是1948年11月至1949年5月期間,陳雲同志擔任沈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時的居住和辦公所在地。當年,在這裡,陳雲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運籌帷幄、殫精竭慮,領導接管沈陽。”和平區委黨校高級講師李正老師正在為前來參觀陳雲舊居的黨員們聲情並茂地講解《陳雲在沈陽》現場教學課。

《陳雲在沈陽》是和平區利用域內的紅色資源打造的現場教學課,也是主題教育“三學”模式之一的生動實踐,目的在於給黨員提供沉浸式、互動式、情景式的黨課體驗。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和平區採取宣講報告會集中學、理論課堂專題學、情景式教育沉浸學“三學”模式,將理論宣講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舉辦宣講報告會集中學,充分利用各級主題教育理論宣講團資源,邀請省委、市委、區委宣講團成員作宣講報告151場,其中,“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線上宣講報告會受眾人數達3361人。組織理論課堂專題學,基層黨組織結合走訪調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群眾開展主題教育專題學習,累計舉辦6268場,受眾12.5萬余人次,及時把黨的政策帶到群眾身邊。開展情景式教育沉浸學,依托陳雲舊居等和平區紅色資源地圖、徐文濤道德模范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累計開展現場教學74場,受眾2205人次。

和平區把“學思想”作為首位任務貫穿始終,黨員干部更加注重理論學習,不斷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區委高質量舉辦讀書班4期,通過常委領讀、交流互動等方式開展學習研討,到沈陽大數據警示教育展覽館現場研學,示范帶動全區處級領導班子舉辦讀書班4期、140班次,開展專題研討140次。強化各領域黨員開展主題教育的分類施策指導,為流動黨員寄送學習資料601套,建立學習交流群88個﹔組建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展集中學習6411次﹔為年老體弱黨員送學上門、結對幫學3200余人次,確保全區5.2萬名黨員理論學習全覆蓋。

堅持真調實研,扎實破解難題

知民意、曉民情,是為民解憂的基礎和前提。和平區黨員領導干部大興調查研究,在主題教育中扑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到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基層單位,創新方式問需於民、問計於民。

“路面不平,讓附近居民出行很不便。包聯干部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組織政協委員、相關部門和咱們一塊兒研究解決方案。現在道路平整了,違建拆除了,排水管也更換了,咱老百姓的煩心事徹底解決了!”嘮起幾個月前實施完成的路面修繕工程,沈陽市和平區宜章路40號周邊居民連連稱贊。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和平區聚焦切實解決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創新建立區級領導包聯街道和區直單位工作機制,22位區級黨員領導干部按照分管部門和職責分工,包聯全部10個街道、59個區直單位,與包聯單位同題共答、共同破解堵點難點,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痛點問題,以“小切口”確定選題111個,通過“解剖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區委常委班子確定“打造老北市文旅IP”案例,制定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行動計劃,推動“文旅經濟”提質升級。全區通過調查研究解決各類問題1322個,將調查研究成效轉化為為民服務實效。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等方面,促進調研成果轉化686項,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積蓄力量。

堅持真抓實干,聚力推動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標志。和平區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把開展主題教育同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同推動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同當前正在做的事情結合起來,著力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

實施“三包三促”工作機制,建立區級領導對接重大項目聯系聯絡機制,22名區級領導聯系服務117個億元以上項目,解決受阻問題125個,全力保障推進項目投資增數量、壯體量、上速度。遼寧省首個“F+EPC+O”模式項目、總投資360億元的和平灣生態科創示范區項目開工建設,南堤西路南-2地塊順利摘牌,華豐嘉德廣場、藍海生產力中心等7個停緩建項目成功復工。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振興突破的戰略舉措,完善體制機制、提高服務效能,深化“隻提交一次材料”改革,90%申報材料實現“隻提交一次”或免於提交,“一網通辦”能力達到全省一流水平。開展“領導干部進企業、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選派569名領導干部服務1150家市場主體,深入企業走訪調研3200余次,完成服務事項59987項,解決企業經營發展問題871個。

堅持動真碰硬,回應群眾期待

“以前下班回家總找不到車位,自從政務審批大廳停車場實行潮汐停車對周圍居民開放后,我停車方便多了。”家住長白苑社區的陳女士高興地說。和平區政務審批大廳附近居民小區多,人口密集,但大部分小區建成年代較早,地下停車場等停車位較少,停車成為困擾附近居民的一個難題。

為緩解停車難問題,和平區通過推動行政事業單位錯時共享泊位、盤活人防泊位、利用閑置土地建設臨時停車場新增泊位等方式加強綜合治理,開發盛京醫院周邊等區域停車資源,全區新增2024個停車泊位。主題教育以來,和平區扎實開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解決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供熱等突出問題,建立11項舉措,完成30件民生實事,有效解決吉順家園小區居民“用氣難”等群眾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和平區堅持動真碰硬,緊扣中央提出的6個方面突出問題,檢視問題772個,制定整改措施2338項,動態更新、滾動銷號。區級領導結合分管領域包保問題,深入一線督導調度,研究解決疑難問題。制定《和平區關於嚴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制度》,嚴防整改整治搞形式、走過場問題,實行統籌調度、督查督辦、通報亮績、約談提醒和追責問責工作機制,強效推進全區整改整治工作落實落地。堅持真查實改,在不折不扣抓好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經營主體培育壯大工作突出問題自主專項整治,現有市場主體132458戶,完成全年工作目標的110.52%,全市排名由全市末位躍升至第二位。依托12345熱線、“人民建議·獻計沈陽”專欄、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全面匯集社情民意,在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顯著位置公示,接受居民群眾監督,已解決污水井塌陷、施工佔道、樓門對講機破損等民生問題1071個。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