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沿海經濟帶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突破

1月15日,遼寧沿海經濟帶專項推進組工作會議在大連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圍繞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確定的14條年度重點任務,均已如期完成。沿海六市大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深化協同聯動,區域發展合力進一步凝聚,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突破。
2023年,遼寧省舉辦了六市產業協同發展交流對接會,健全完善六市重點企業協同發展需求目錄,進一步整合產業基礎和優勢資源。開展沿海經濟帶新材料產業基地發展路徑研究,推動大連、營口、盤錦、錦州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協同發展。圍繞產業鏈和創新鏈推動六市產學研聯動,遼寧恆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課題組達成合作共識,深入開展海上航線開發合作,共同做大海洋旅游品牌。
同時,營口、大連自貿片區聯動不斷強化,共同制定《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92項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重點任務,相互復制借鑒多項創新經驗。
東北亞物流中心功能體系不斷完善,東北海陸大通道、“北糧南運”通道建設順利推進,集裝箱航線實現RCEP成員國核心港口全覆蓋。北良港經驗入選國務院改革試點經驗清單。遼港集團推出鐵礦石組合港轉水業務,建龍集團自巴西淡水河谷直採的原礦從大連港接卸轉水至營口。推進“丹東—大連”“盤錦—大連”內貿集裝箱中轉項目,大連港環渤海中轉量增長16%。
在科創聯動方面,遼寧省組織召開六市科技部門及重點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啟動會,共同開展技術轉移人才培訓、技術成果對接活動,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為東北首家新型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營口與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連理工大學營口研究院項目穩步推進。錦州、盤錦、葫蘆島企業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大學等高校院所跨區域合作,開展聯合技術攻關。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大連海事大學等高校院所與丹東、葫蘆島、營口等市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沿海各市高新區聯合成立“又高又新”創新發展火炬聯盟。
在民生共享方面,沿海六市優化異地就醫服務,計劃生育醫療費用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省內異地門診慢特病和高值藥品互認。大醫二院與丹東中心醫院、營口中心醫院等十余家醫院組建醫療聯盟,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六市46家醫療機構組成“大醫學影像”聯盟,實現“一張影像六市共享,一份報告六市互認”。
同時,沿海六市大力深化政務服務領域合作,推進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業務,提升148個通辦專窗基層服務效能,50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區域通辦”。六市共同簽署了《沿海經濟帶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協作協議書》《遼寧沿海經濟帶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住房公積金一體化項目在大連落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