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渾南區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落地見效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沈陽市渾南區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突出一個“實”字,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重點措施,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以實績實效彰顯主題教育的新變化新氣象。
把“學思想”作為首位任務,入腦入心抓好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考察時,要求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隻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渾南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前進方向,下一步,我們要主動扛起渾南之責、樹立先鋒之志,在全力打造東北綜合實力‘第一區’的新征程上聚力用勁,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渾南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在讀書班交流研討中表示。
渾南區著力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以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建立黨員干部專題集中學、聯系實際帶著問題學等工作機制,拓展學習《論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關於基層治理論述摘編》等著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增強信心、提振精神。截至目前,各級領導班子累計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會1072場,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分管領域、行業、部門及所在支部講專題黨課314人次,持續推動理論學習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
建立健全理論學習長效機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依托各級黨校、社區“紅色講堂”,搭建理論學習矩陣,逐級成立“紅色宣講團”,累計編寫《汲取榜樣力量 傳承紅色基因》等大眾化、對象化宣講稿件30篇,開展“六進”以講促學活動279場,受眾1.5萬余人次,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把調查研究作為重要內容,扑下身子謀事干事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街道班子聚焦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聚焦回遷小區最突出的辦証難問題,小切口確定調研課題,通過組建工作專班開展‘蹲點式調研’,推動房產、司法等多部門現場辦公的方式,徹底打通了堵點難點環節,截至目前,已為1352戶居民辦理了不動產權証,真正把實事辦到了老百姓心坎上。”渾南區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姜震說。
渾南區圍繞念好“深、實、細、准、效”五字訣,創建並推廣“進先進地區、進企事業單位、進社區村屯、進百姓家門,看經驗示范、看生產經營、看基層治理、看社會民生”的“四進四看”調研工作法,推動各級領導干部下一線調研919次,發現問題1262個,提出解決措施1767條,解決問題1035個,轉化成果1174項。其中,區人社局聚焦就業領域突出問題,圍繞促進創新就業服務新態勢開展調查研究,通過開發推廣“樂業渾南”小程序、舉辦“空中雙選會”、探索搭建“人才夜市”等方式,累計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沈留沈1.36萬人,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改進工作和推動發展的實際舉措。
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成效目標,實干實績檢驗成效
“我們積極參與渾南區組織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征集活動,科技創新局的同志指導我們確定了以解決放療裝備‘卡脖子’的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為核心,創新研發高端醫用直線加速器具的目標,在政企共同努力下,我們成功研發了高劑量率加速管和高速大照射野多葉准直器等核心部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沈陽東軟智睿放療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陳睿說。
渾南區先后組織科技企業、重點實驗室等創新主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征集活動4次,推動東軟集團等7家企業獲得遼寧省“揭榜挂帥”科技計劃立項,突破機器人整機優化設計等20個“卡脖子”難題。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深入開展“五區十鏈百城千企”招商行動,成功舉辦沈陽王家灣板塊建設啟動儀式暨全球招商大會、發展新質生產力投資促進大會等重大招商活動,推動億元以上項目簽約220個、落地148個、開復工381個。國際軟件園連續6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區”,航空動力產業園招商實現“一年即滿園”,東軟熙康成功上市,遼寧材料實驗室一期交付運行,亞洲最大電鏡中心投入使用,芯源微電子光刻涂膠顯影及清洗工藝實現國產替代,“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填補國內空白……一系列高質量發展成果喜報頻傳。
把檢視整改作為有力抓手,動真碰硬解決問題
“以前都是街道監督社區,給社區打分、提意見,現在居民代表可以給街道領導評價打分,參與審議報告、現場答辯、評價評分等過程,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工作作風的轉變。”渾南區五三街道河畔新城社區居民張淑華說。
渾南區堅持開門搞整改,創新開展“三述二評一建議”工作,推動檢視整改與領導干部述紀述責述廉相融合,通過會前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會中邀請代表列席評價、會后納入清單整改反饋的方式,努力做到檢視問題請群眾參與、整改過程請群眾監督、整改結果請群眾評價。截至目前,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共檢視問題858個,基層黨組織共檢視問題3577個,累計制定整改措施1.1萬余項,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