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新突破 人才是先鋒 ”
沈陽市第八屆優秀專家風採錄︱陳勇:不懈創新 為傳統建筑業插上“數智翅膀”

吸引八方英才,助力全面振興。2023年8月以來,沈陽市組織開展了第八屆優秀專家評選工作,從產業、科研、企業經營管理、教育、衛生、社科文體、現代農業、高技能等領域,評選出100名優秀專家,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命名表彰。
人民網遼寧頻道推出“沈陽市第八屆優秀專家風採錄”系列報道,全方面展示這些優秀專家在本職崗位潛心科研、銳意創新、勇攀高峰的生動故事。
今天介紹的優秀專家是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專業總工程師,沈陽市第八屆優秀專家陳勇。
在建筑設計領域深耕30余年,陳勇的作品遍布沈陽——華陽國際大廈、遼寧大劇院、沈陽中街恆隆廣場、沈陽市府恆隆廣場、沈陽財富中心、沈陽弈聰花園等標志性建筑群的建筑結構設計均出自其手。
在陳勇的職業生涯中,創新二字貫穿始終。2008年和2011年,他組建了東北建筑企業第一個創新技術研究院和BIM中心,將設計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作為系統的科研課題進行研究與解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設計科研模式,充分體現出科研對設計的支撐作用,提升了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設計與科研水平。
參加工作以來,陳勇主持全國各地大型工程的結構設計100余項,完成國家級、省級抗震超限審查建筑20余項,獲國家、行業、省級優秀設計一等獎、二等獎10余次。除了工程設計以外,他還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財政部科研、中建股份公司等科研課題共計20余項,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建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0余次。發表核心以上科技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參編國家、地方標准9部﹔獲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著作權10項。
作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沈陽建筑大學全日制碩士生導師,多年來陳勇培養了20名碩士,還擔任遼寧省工程創新中心主任和遼寧省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主任,並獲得遼寧省和沈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沈陽市政府特殊津貼、第九屆沈陽市“四尊”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經過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建筑業進入到從要數量到要質量的轉型期。”陳勇表示,目前,建筑設計理念向城市更新、城市運維服務轉變,設計手段要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變,設計技術向增加舒適度、綠色節能減碳方向轉變。“這些變化最終就是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據了解,在陳勇領導下完成的混凝土本構模型與前后處理程序,突破了國內抗震控制領域的瓶頸,簡化了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難度、減少了計算成本,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考慮流固耦合的風洞數值模擬的風工程研究成果處於國內設計行業的領先地位,並在實際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彌補了建筑設計行業抗風設計研究的空白。
陳勇團隊還首創了面向全國的基於大數據、雲計算與AI的風工程設計咨詢平台,獲得國企數字化場景應用專業賽科研設計類一等獎﹔在東北地區率先將 BIM技術應用於實際工程的設計中,研發的鋼筋智能設計與下料平台為國內首創。
陳勇說:“隻有堅持不懈地創新,把握我國新基建優勢,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才能建立新賽道優勢,讓傳統的建筑業插上新翅膀,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央企,中建東北院願意擔起歷史重任,為沈陽新突破、遼寧新振興貢獻新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