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振興發展 遼寧統籌打好辦案、治理、監督、教育“組合拳”

人民網沈陽1月5日電 (王斯文)本網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接收的信訪舉報、檢舉控告數量分別下降36%、44.3%,立案23957件,處分25312人。其中,處分省管廳局級干部104人,移送檢察機關825人,反腐懲惡靶向更准,查辦案件分量更重,震懾警示更加有力。
2023年,遼寧省紀委監委聚焦一手抓高質量發展、一手抓全面從嚴治黨,錨定“有力遏制腐敗增量、有效清除腐敗存量、構建保障振興發展反腐敗治理新格局”的目標任務,啟動實施遏增清存三年攻堅,協助省委制定遏增清存“1+5+2”系列文件,帶領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統籌打好辦案、治理、監督、教育“組合拳”,推動遏增清存三年攻堅首戰告捷。
深查重點領域、地域性腐敗問題
2023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起底排查、加快處置問題線索,全面歸集信訪舉報受理的,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發現的,以及財會、統計、審計、執法司法等移交的問題線索,全部納入“遏增清存指揮管理系統”,逐件研判、科學分類、精准處置,推動問題線索“清倉見底”。
在深查重點領域典型腐敗問題方面,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整治金融、政法、國企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問題,專班推進、集中攻堅,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防止政商勾連、資本向政治領域滲透等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有效防范化解腐敗風險及關聯性經濟社會風險。及時回應群眾呼聲,嚴肅查處醫藥、教育、鄉村振興等領域腐敗問題。2023年,全省查處金融領域腐敗問題立案783人,處分767人﹔查處政法系統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立案1895件,處分1954人﹔開展“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立案2158件,處分2258人。
同時,把懲治“一把手”腐敗作為重中之重,堅決斬斷腐敗傳遞鏈、政商勾結鏈、騙子寄生鏈。查處政治騙子、政治掮客42人,立案查處一批重點行賄人,開展違法所得清收追繳行動,狠剎“圍獵”腐蝕歪風。
統籌推進“三個萬件”行動
2023年,省紀委監委深刻把握檢舉舉報、信訪問題和營商環境問題的內在關聯,深化紀信、紀營聯動,指導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體推進萬件“微腐敗”大清掃、“萬件化訪”、營商環境問題“萬件清理”,堅決查處侵害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利益的腐敗、責任和作風問題,以有效終結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
推動萬件“微腐敗”大清掃從基層向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拓展,交辦的1.1萬件“微腐敗”信訪舉報,立案3450件,處理處分9838人,群眾滿意率達83.6%。縱深推動“萬件化訪”,以優化升級12345平台推動民生訴求快辦快反,促進基層治理優化。推動營商環境問題“萬件清理”從面上整治向深層次治理延伸,督辦解決營商環境問題16918個,立案5671件,處分6746人,推動清償拖欠賬款235.21億元,通報曝光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303個,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對遼寧營商環境總體滿意度達95.45%。
為清除營商環境淤堵問題,組織開展兩輪對100個縣(市、區)的營商環境專項巡視,通過“專科”施治,全面排查、科學研判、精准定性縣區層面營商環境問題2944個。創新開展“雙反饋”“雙整改”,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集中反饋會議,將巡視發現問題反饋給被巡視縣區,將系統性問題反饋給省政府黨組、省委政法委,傳導壓力、壓實責任,推動上下共治、系統整改。
一體推進“陽光遼寧”“清風遼寧”建設
2023年,省紀委監委全面淨化政治生態,做實具體化、精准化、常態化政治監督,完善建賬、對賬、督賬、銷賬閉環機制。制定出台淨化政法、國企、高校等領域政治生態的實施意見,分類探索構建政治生態考核評價體系和預警機制。督促開展影響振興發展的做法大排查、大清理,開展鼓勵擔當作為監督行動,持續釋放振興發展動能。
省紀委監委一體推進“陽光遼寧”“清風遼寧”建設,打造“陽光遼寧”品牌,優化“遼寧陽光三務”監督治理系統,累計公開發布信息546萬余條,跟蹤解決群眾反映問題5萬余個。在省管高校、省管企業全覆蓋推廣運行“陽光校園”“陽光國企”平台,以線上公開晒權促線下公正用權。實施“清風遼寧”行動,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推進、自上而下創建“清風遼寧政務窗口”2557個,推動“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成為常態。
“我們還深入實施‘大數據賦能年’行動,優化升級‘數戰寶’等系統平台,大數據辦案利劍愈發鋒利。構建以省監察官學院為‘龍頭’的全省‘1+14+N’紀檢監察培訓矩陣,組建‘精兵強將集訓隊’,強化實戰實訓,為打好遏增清存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遼寧省紀委監委機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