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高標准開展主題教育 推動沈陽高質量發展

康平縣:以辦實事促就業彰顯主題教育實效

2023年12月29日09:14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就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百姓冷暖,一頭連著企業運營、經濟發展。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平縣將開展主題教育與解決基層問題、夯實基層基礎結合起來,扎實做好增容擴崗、援企穩崗、就業創業等工作,主動深入全縣各社區(村屯)、企事業單位,把就業政策、用工求職信息等及時推送到基層、推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切實保障和改善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從群眾關心關切出發、從群眾急難愁盼著手,盡心盡力解決群眾就業問題。

就業政策“手把手”

崗位送到“家門口”

“您的條件符合我們工廠的電工崗位,歡迎您的加入。”沈陽恆生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向參加招聘會的求職人員發出邀請。

冬日,康平小城子鎮曹家窩堡村農家小院“坐在炕頭上”的招聘會正在火熱進行。招聘會由康平縣人社局攜手10余家企業共同舉辦,村民馬振福、艾艷秋夫婦通過招聘會均在恆生生物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崗位。

“縣人社局講解了工作內容、工資福利、用工時間這些我們關心的問題,以前在家務農耕地,現在我們夫妻生活條件提高了不少,以后生活更有保障!”馬振福高興地說。

據了解,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平縣聚焦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重點圍繞進一步打造“舒心就業”康平品牌提升就業服務能力開展調研,在主題教育中扑下身子,沉到鄉鎮(街道)、村(屯)一線,深入到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先后開展了108次座談會、走訪3500余戶群眾,發放1.7萬余張調查問卷,收集關於康平縣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420條,其中涉及舒心就業方面的建議39條,積極解決招工用工信息渠道、職業能力提升、創業政策普及等方面問題,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以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為中心,積極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將崗位送到了村民的“家門口”,實現了他們的“就業夢”。

微型招聘“一對一”

暖心服務“零距離”

社區既掌握就業服務對象第一手資源,又了解域內企業用工需求。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讓企業招到人,讓賦閑在家的勞動力有錢賺,社區成為最佳平台。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平縣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緊緊圍繞服務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創新打造“舒心就業”社區微平台,在全縣街道社區內“開辟一個角落,培訓一名專業就業指導師”,定期在居民家門口舉行“一對一”的微型招聘會,實現就業面對面,不斷優化就業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勝利街道朝陽社區居民李峰便是通過社區微平台實現“家門口”就業的一員。為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半年來他搜集了很多招聘信息,沒想到竟在“家門口”找到了合適的崗位,這讓他非常高興,“真的很感謝咱縣咱社區,讓我實現了就業!”朝陽社區副主任羅佳介紹,朝陽社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陣地,積極為企業搭建平台,為居民對接資源,盡最大努力滿足居民的就業需求,努力做到讓居民快樂生活、舒心就業。

朝陽社區僅是康平縣舒心就業工作的一個縮影。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平縣突出以人為本,厚植為民的情懷,在破解就業突出問題上想辦法,用“大數據”提高效能,通過開發就業崗位、搭建服務平台、開展政策宣傳、落實補貼政策等措施,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容量,努力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具體成效。

筑好“就業巢”

引得“雁歸來”

前不久,一場以“乘風破浪、逐夢遠航”為主題的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康平縣人力資源產業園舉辦,高校畢業生米洋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現場。一番了解之后,米洋東深切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也改變了他打算去外地求職的想法,並對今后的職業道路有了新的規劃,“非常感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服務中心提供了這次機會,可以面對面地與企業溝通,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

今年以來,像米洋東一樣,大學畢業后回到康平工作的青年人還有很多。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平縣深入了解青年人的就業願景與就業需求,成功舉辦了多場人才招聘會,特別設置更多適合青年人的工作崗位,鼓勵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吸引從家鄉走出去的人才回鄉創業。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返鄉學子以及康平本地求職者關注家鄉企業,投身家鄉建設。

結合主題教育,康平縣重點圍繞進一步打造舒心就業康平品牌提升就業服務能力。2023年,全縣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260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6954人,開發公益性崗位511個,零就業家庭持續保持動態清零。康平縣以“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為工作抓手,區人社局牽頭統籌做好包括“舒心就業”進高校、“舒心就業”進企業、舒心就業進社區(村屯)、“舒心就業”進都市圈、“齊心創業”品牌創建、“校企雙制”協同育才、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關愛工程、失業保險助企紓困、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共9項民生工作。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