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足額撥付備用金 發現暫時困難人員先救助后補手續

“我們在入戶走訪時發現一名72歲的老人腦梗復發,她的愛人患病、子女不在身邊,我們立即將她送到醫院治療,並第一時間代她向街道申請臨時救助。”12月24日,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台街道黨支部書記查麗艷說,“街道在老人申報材料不齊備的情況下,容缺受理了她的臨時救助申請,對她先行救助。”
近期,沈陽迎來了強寒潮降雪天氣,氣溫驟然下降,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為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沈陽市通過“線上大數據+線下鐵腳板”的方式加大排查力度,重點排查困難群眾過冬物資、照料服務和監護責任落實情況,並及時發現困難群眾的救助需求。同時,積極暢通臨時救助渠道、落實救助快捷機制,包括公布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先行救助、容缺受理等,確保遇困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此次排查對象不僅包括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特困供養人員,空巢、留守、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社會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也包括不符合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條件、但實際生活確實面臨困難的低收入目標人群和其他需要幫助的居民等。
據沈陽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錫楊介紹,一方面,沈陽市將及時足額發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孤兒養育金、殘疾人兩項補貼、非集中供熱困難群眾取暖救助資金等,全力做好兜底保障,保障困難群眾家庭冬季供暖,全面落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另一方面,向街道(鄉鎮)足額撥付臨時救助備用金,對受極寒天氣影響等造成基本生活暫時困難的當地居民、非戶籍地滯留人員,由街道(鄉鎮)直接實施急難型臨時救助,以“容缺受理”先行救助並發放臨時救助款物,再履行簡化救助程序,解群眾燃眉之急。
據了解,申請臨時救助需要申請人向街道(鄉鎮)提出申請,街道(鄉鎮)或者社區(村)採取入戶調查、鄰裡訪問等方式,對申請人實際生活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對於情況屬實且屬於急難情形的,街道(鄉鎮)於24小時內進行先行救助並發放臨時救助款物。申請人緊急情況緩解后,街道(鄉鎮)在5個工作日內按照規定登記相關救助信息,補齊經辦人員簽字、蓋章等手續。
據統計,12月17日以來,沈陽市民政系統累計排查服務對象11.67萬人次,臨時救助金、物資已及時發放。沈陽市還將對困難群眾的救助需求實行“清單式”“銷號式”落實,能立即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限期解決或派專人跟蹤落實解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