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各地區打造宣講新模式推動理論下基層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沈陽市各地區以“四下基層”為重要抓手,圍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創新方式方法、注重宣講實效,把講台搬到基層一線,推動理論宣講“宣”出特色、“講”到深處、“聲”入人心。
和平區採用“三學”方式,將理論宣講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舉辦宣講報告會“集中學”,邀請省委、市委、區委宣講團成員作宣講報告67場,受眾3900余人次。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開展主題教育“專題學”,累計舉辦6268場專題學習活動,受眾12.5萬余人次。開展情景式教育“沉浸學”,依托陳雲舊居等和平區紅色資源、徐文濤道德模范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累計開展現場教學72場,受眾2115人次。和平區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奮力譜寫新時代和平區全面振興發展新篇章。
鐵西區線上線下齊發力,靈活宣講入人心。在線上,在“鐵西報”視頻號推出《新時代 新征程》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雲課堂15期,累計點擊10余萬次﹔在“鐵西報”公眾號主題教育專欄開展“學思想·書記談”“學思想·青年說”“學思想·百字講”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堅定信心、感恩奮進。在線下,組建區委宣講團,構建“宣講員+黨員+群眾”微網格宣講格局,堅持“小切口、接地氣”,深入各領域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200余場,直接受眾2萬余人。下一步,全區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建設“新時代、新鐵西”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大東區把宣講“送上門”,發揮“紅色講師團”作用,深入機關單位、“兩新”組織、中小學校等開展多層次宣講32場、受眾2033人次。推動黨組織書記當好頭雁,主動走到群眾身邊,在廠房車間裡、社區亭子下、田間地頭上開展理論宣講126次,覆蓋3849人次。萬泉街道魁星社區將老黨員、老勞模、退休教師等20人聘請為“星光使者”,實施“家門口的微黨課”計劃,在協商議事亭開展理論宣講的同時,幫助居民解決問題25個,化解矛盾糾紛12起。大東區黨員干部表示,要以宣講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提振“工作創一流,事事爭第一”的精氣神,更好地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中挑大梁擔大任、當先鋒作表率。
渾南區建強用好“紅色宣講團”,打造基層理論宣講“生力軍”。組建“宣講訓練營”,組織宣講團成員參加省、市宣講報告會,面對面向省委、市委宣講團成員“取經”,並實地觀摩全市“六進”理論微宣講比賽,與參賽選手交流開展大眾化宣講的經驗和心得。召開集體備課會,組織宣講團成員交流宣講思路和稿件框架,共同提升宣講稿件質量。目前已累計為居民(村民)、基層干部、企業職工等群體開展宣講134場,受眾7210人次。
遼中區構建“三級體系”,突出“五個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聲”入人心。依托區委宣講團、四個特色宣講團(機關工委青年先鋒宣講團、婦聯巾幗宣講團、團委青年宣講團、總工會勞模宣講團)和N個基層宣講小分隊,構建“1+4+N”的三級宣講體系,開展全覆蓋理論宣講。組織區委宣講團集中宣講、特色宣講團分眾宣講、領導干部帶頭宣講、第一書記上門宣講、基層黨員志願宣講“五個宣講”。截至目前,全區共開展各類宣講330余場,覆蓋1.1萬余人次。全區各級領導干部將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工作與推動遼中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聚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區委全會提出的總體工作思路,把學習宣傳貫徹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