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風雪裡力保暢通 嚴寒中守護溫暖

2023年12月18日09:09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風雪裡力保暢通 嚴寒中守護溫暖

  12月16日,國能遼寧熱力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對供暖設備等進行隱患排查。 遼寧日報記者 楊靖岫 攝

  面對本輪強降雪、大風、寒潮天氣,連日來,我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提早做好應對防范措施,確保企業冬季安全生產,全力以赴保証交通暢通無阻,積極做好居民供暖和供氣,最大限度降低強降雪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組織好農副產品供應。

  “連續干了兩晝夜,主干道路面終於見亮了”

  12月15日凌晨3時,錦州市環衛司機潘猛開著除雪車在凌河區解放路將路面積雪鏟起,裝運到運輸車上,整整一夜他都沒有休息。和他一起奮戰的還有4104名環衛人員。面對本次降雪,錦州市“邊下邊清、邊清邊運”,在積雪量大的地方以大型機械設備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除雪。據統計,14日和15日錦州市共出動各類除雪機械、車輛392台次。15日當天,錦州城區交通主動脈全部打通,確保了車輛安全通行。

  大連市交通運輸系統“以雪為令”,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大連公交集團通過增加預備運力上線運營、區間車折返、大站快車等靈活調度方式,迅速增加大客流區域運力。截至目前,大連公交集團線路車輛出庫率100%﹔大連地鐵12月15日全天共加開31個車次﹔大連火車站配齊風力除雪機、掃帚、鐵鍬等除雪工具及防寒設備,並預備130余人包保兩站道岔、站台、進出站口等部位﹔大連機場確保跑道滑行道、機坪同步開放、同步運行,保証航班安全起降﹔大連公路養護系統加大巡邏巡查力度,及時排查安全隱患。截至17日,大連公路系統累計出動人員5200余人次、車輛1800余台次,全市公路無阻斷。

  12月16日10時許,撫順市望花區建設街道鐵嶺社區參與掃雪的志願者拿著掃帚、鐵鍬等工具,將社區內及周邊人行道路上的積雪和暗冰一點點清理干淨。“人多力量大,掃雪的效率很高。”鐵嶺社區黨委書記魏鴻雁說。撫順市5000余名市直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和各城區黨員干部參加義務掃雪。12月14日至17日,撫順市各城區累計出動除運雪作業設備2212台次,專業化與社會化作業人員24240余人次。目前,撫順市主要交通干道基本暢通。

  12月17日上午,在遼庄線遼陽市城區段清雪現場,宏偉區公路養護道班班長張中鋒正指揮除雪人員清除道路兩側積雪。“連續干了兩晝夜,這條通往市區的主干道路面終於見亮了。”張中鋒說。為確保干線公路暢通,遼陽市公路養護隊伍從14日夜間開始,對黑大線、遼庄線等干線公路和城市出入口等重點路段以及易結冰、易發生事故路段,嶺道、彎道等重點部位進行除雪、布撒融雪劑和防滑料。經過兩個晝夜的連續奮戰,遼陽地區干線公路除雪工作基本完成,干線公路無中斷、無滯留人員。

  “沒想到外面這麼冷,屋裡還能這麼暖和”

  爐火正旺,火力全開。走進沈陽鑫和鑫供暖有限公司怒江熱源廠,鍋爐正滿負荷運轉,二次網供水溫度44℃,回水溫度38℃,針對供熱區域內的老舊小區再提高供熱參數,回水溫度再提升1℃。在今年剛完成老舊熱網更新改造的居民樓內,工作人員加密供熱設備設施巡查,確保老舊小區供熱質量不受降溫影響,居民室溫達標。為有效應對此次降雪降溫天氣,沈陽市提前發布第3號供熱調度令,要求各供熱單位要根據市供熱管理部門每2小時發布1次二次網回水溫度指標,保証供熱質量﹔幼兒園、學校、養老院、老舊小區及訴求集中區域,適當再提高運行參數,確保不受降溫影響。供熱應急隊伍保持24小時待命,確保供熱設備設施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12月17日上午,家住朝陽市雙塔區凌波山庄小區的張女士接到供暖公司電話,詢問家中的供暖情況。“現在屋裡溫度21℃,沒想到外面這麼冷,屋裡還能這麼暖和。”張女士高興地說。目前,供暖方面,朝陽市中心城區南部燕山湖電廠出水溫度為98℃、流量為8500立方米﹔北部國電電力朝陽熱電有限公司出水溫度為96℃、流量為9600立方米。供氣方面,儲存天然氣6萬立方米,保障天然氣正常供應。

  營口水務集團提早做好防寒預案,在寒流來襲前便在老舊小區設立應急保障點,提前為部分小區樓宇門加裝棉門帘,水表、表箱加裝防寒罩等。此外,還組建巡視小隊,流動巡視老舊小區供水管網防寒情況,成立21個應急搶修隊24小時待命,保障群眾生活用水。

  鐵嶺市以雪為令,積極應對極端天氣。鐵嶺市明確供暖主管部門要強化運行保障,供暖企業要提前升溫,應急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最新數據顯示,鐵嶺發電廠一次網給水溫度達98℃,供熱企業回水溫度33℃以上。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肉蛋蔬菜等價格穩定。

  丹東市全力應對本輪雨雪冰凍災害天氣,早在12月13日,各級減災辦及相關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做好雨雪冰凍災害應對工作。各相關單位還充分利用各類媒介載體,擴大極端天氣預警信息發布范圍。12月16日、17日,丹東南部地區最低氣溫達到-23℃左右,北部地區最低氣溫下降至-27℃左右。丹東農業農村部門積極落實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因災損失。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根據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和天氣情況,及早制定發布科學防凍抗寒技術方案,組織基層技術人員到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開展巡查、指導,引導農民落實好防寒抗凍措施。提前加固維護溫室大棚設施,增強棚室防風能力,並提前落實增溫措施。

  12月17日一大早,在盤錦東北新發地農產品供應鏈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在這裡匯集后,走向東北三省消費者的餐桌。“我們加大了外省菜品的採購和儲備,及時調整調度外採車輛出發和到達時間。這兩天面向東北市場的供貨量,是平時的近兩倍。”供應鏈中心事業部經理代永帥說。目前,蔬菜類、水果類存儲量分別達到800萬斤、600萬斤,貨源充足,價格穩定,切實發揮東北“菜籃子”的功能作用。

  “不凍壞一台設備,不凍堵一條管線”

  12月15日一大早,國網葫蘆島供電公司輸電人員分成多支小分隊,對重要線路杆塔開展特巡。在對龍港區荒地村66千伏錦葫一線鋅廠四線特巡時,由於是山路,很多坑窪的地方已被積雪灌滿,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地攙扶拉拽著前行。到了山頂,工作人員對重點易覆冰部位進行巡檢監測,發現覆冰立即清除,認真做好巡檢記錄和影像留存。

  近幾天,本溪市明山區臥龍街道歡喜嶺村龍之韻生態農業產業園的負責人劉寶軍一直忙碌著。降雪前兩天,本溪市農業農村局就發布設施農業極端天氣預防提醒,提前加固維護溫室大棚,避免大風破壞棚體、棚膜……產業園派出工作人員24小時留守,清除積雪,以防造成危險。在本溪市,包括日光溫室和鋼架冷棚在內的設施農業共有7000余畝,目前3500余畝日光溫室正在使用中,此次降雪沒有對本溪市設施農業造成災情。

  “嚴寒天氣設備防凍來不得半點馬虎,隻有反復巡查整改,才能確保不漏一處細節、不凍壞一台設備、不凍堵一條管線。”12月17日,正在進行設備點檢的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煉鐵總廠煉鐵點檢作業區原料機械點檢組長胡雪立說。連日來,鞍山鋼鐵集團各單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到防寒防凍措施完善有效、資材設施齊備、設備功能狀態完好受控。目前,依據重要程度,對防寒工作實施分級管控,已對本部廠區排查要素點總計350余項,並持續開展防寒專項排查,實施動態優化,確保生產穩順進行。

  “農業技術人員指導我們養殖戶加固棚舍,一早就提醒我們准備充足的草飼料,我們有信心應對好這次嚴寒天氣。”12月16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哈桃村養殖戶齊俊說。連日來,為應對極端天氣對畜牧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阜新縣結合牧業生產實際,採取科學防范措施,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為養殖小區及養殖戶提供服務保障,確保牲畜安全越冬。

  遼寧日報記者 劉 桐 王榮琦

  劉家偉 崔振波 許蔚冰

  蔡曉華 崔 治 佟利德

  田 甜 鄭有勝 狄文君

  崔 毅 劉立杉

  翟新群 王曉強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