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萬眾一心戰寒潮 全力以赴保民生

除雪車在朝陽市區主干路上清理積雪。特約記者 仇一軍 攝
12月14日至15日,遼寧省遭遇強降雪、大風、寒潮天氣過程,大部分地區出現大雪,丹東局部地區出現暴雪。最大降雪出現在丹東東港,降雪量超過10毫米。
遼寧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指揮調度,提出工作要求,做好應對防范。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監測研判,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基層一線干部職工堅守崗位,戰風雪、斗嚴寒,筑起“安全防線”,守護“民生溫度”。
早准備
監測到本輪強降雪、大風、寒潮天氣過程后,省氣象局提前向相關部門通報天氣情況。12月9日起,氣象部門制作發布了鐵路、公路氣象服務專報,介紹各地區降雪時段及量級,為除雪防滑提供參考,並及時向公安交管、電力等部門發布高速公路天氣風險預警產品、遼寧電網電力氣象災害預警專報等。
12月11日,省氣象局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氣象部門加強會商、密切配合,通過各種渠道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引導農民落實好防寒抗凍措施,檢查溫室大棚安全性和防風能力,提醒農民在降溫前做好大棚保溫措施,並及時清除積雪。所有漁船必須按時回港避風、安全避險。
針對14日至15日遼寧省強降雪、寒潮、大風天氣,省氣象局要求各市氣象局做好氣象服務工作:遞進式做好決策服務,落實“叫應”要求,加強與應急、交通、農業、住建、能源等部門溝通,做好防范應對氣象保障﹔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滾動向公眾發布各類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切實做好預警信息發布工作,加強審核校對和督查檢查,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准確發布。
12月14日8時,省氣象局應急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全部進入暴雪、寒潮、大風Ⅳ級應急響應狀態,各相關單位全面履行崗位職責,加強值班值守和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工作流程,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叫應”制度,確保完成氣象服務工作任務,為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足了准備。
本輪降雪過程,丹東是重點地區。為有效應對14日至15日強降雪期間市場供應問題,當地協調華潤萬家等保供企業增加商業庫存儲備量,確保當地居民米面肉菜消費不受影響。
省商務廳調度顯示,12月15日,全省20家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量7525噸,庫存量3.4萬噸。蔬菜中本省蔬菜約佔2/3,沈陽的盛發、雨潤、地利三大蔬菜批發市場庫存1.35萬噸,能滿足沈陽市民5天蔬菜需求量﹔全省豬肉儲備7860噸,可保障全省城區人口3.5天消費量。
細部署
在風雪交加、寒氣襲人的日子,暢通出行路,守護溫暖家,體現的是責任和擔當。
為應對本輪強降雪,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提前印發通知,部署各市住建部門做好寒潮期除雪、供熱等工作。截至12月15日16時,全省降雪城市累計出動機械設備1.6萬台次、人員8.8萬人次,累計除雪14.5萬噸,降雪城市主次干道、快速路基本完成清掃工作。
遼寧交投集團各單位快速響應,第一時間啟動除雪防滑預案,組織16家路域分公司調配除雪人員及設備,連夜集結153支除雪防滑隊伍、2164名除雪防滑人員,採取“人歇機不歇”的除雪模式,24小時不間斷開展循環除雪作業,確保“雪停即路清”。同時,通過開放客房、會議室、公共大廳等,為滯留司乘人員提供免費休息服務,並為全體滯留旅客提供了免費早餐。
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區域,降雪從12月14日16時40分開始,持續至15日7時50分結束,機坪累積降雪厚度達到8厘米。在提前預判的前提下,機場方面提前部署、科學決策、統一指揮,全力保障了機場運行通暢與旅客出行安全。不停航除雪作業期間,機場累計完成跑道編隊除雪作業3次。
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及時發布惡劣天氣預警,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做好掃雪、除冰和站車秩序維護等工作,全力保障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組織8000余名職工使用除雪設備,對1萬余組道岔等關鍵位置實時盯控,雪落即掃。採取人工巡線、機車添乘等方式對重點線路、橋梁、隧道等處所進行全方位檢查,實時掌控岔區、曲線等關鍵地段情況,防止降雪造成接觸網覆冰,保障了火車的安全運行。
省公安廳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實時指揮調度全省各地交警部門,嚴格落實24小時交通保障機制,12月13日至15日,全省公安機關日均出動警力8700多人次,出動警車近2500輛次。其間,全省各地交警部門積極開展路面巡查、指揮疏導、排查隱患等工作。加強對上下橋口、坡路、易結冰彎道等區域的巡邏管控,在人、車流量較大的路段、路口加派警力進行指揮疏導。為盡快清除道路積雪,各地交警積極組織開展除雪活動,守護百姓出行安全。
供熱方面,住建部門督促供熱企業根據氣象信息科學合理調整供熱運行參數,保障熱量供應﹔持續開展訪民問暖活動,及時發現解決各類問題﹔加大對供熱設施設備的巡查力度,及時消除問題隱患﹔重點關注老舊小區等區域,做好供熱設施和樓梯間等公用部位的防寒保暖工作,對存在凍害隱患的部位及時採取防護措施,避免凍害事故發生。
針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遼寧省民政部門全面啟動2023—2024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並根據近期天氣變化,強化了極端天氣下救助管理工作。要求各地在完善應急方案、行動方案的同時,高效整合資源,有效推動協作救助。突出工作保障、做好各項准備﹔突出重點時段、做好街面巡查,開展拉網式、常態化巡查,惡劣天氣和夜間增加巡查頻次。引導、鼓勵社會公眾發現流浪乞討人員時,及時撥打相關部門報警、救助電話。
嚴監測
寒潮和強降雪天氣,不僅對遼寧電網構成一定威脅,也使遼寧省用電負荷不斷創新高。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通過提前與省氣象局會商,並充分發揮遼寧電力氣象預警中心防災減災作用,全面掌握設備巡視及融冰措施准備情況,共發布預警61項。積極開展電網檢查維修工作,預警期間共集結隊伍199支、搶修人員3632人,設備包括搶修車輛841台、發電車40台、發電機147台等。
為確保重要設備穩定,遼寧電力還著重對省內重點的157家供熱企業、3000余家“煤改電”用戶、交通運輸部門等重要用戶涉及的電網設備進行專項特巡和測溫,有效落實防雨雪冰凍、防寒措施,確保設備健康。
冬季是遼寧省設施農業生產關鍵時期,事關“菜籃子”穩產保供。為盡量減少本輪降雪降溫大風天氣對“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的不利影響,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地及早制定發布科學防凍抗寒技術方案,檢查溫室大棚設施,提前增溫和科學通風等。同時,通過加強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信息監測,及時發布供求信息,暢通“綠色通道”等,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確保蔬菜等鮮活農產品不斷檔不脫銷和價格基本平穩。
省應急廳(省減災辦)及時調度掌握各市、各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災情情況和應對工作情況。針對危化、非煤礦山、工貿領域提前下發安全提示函,加強對重點地區和相關企業的調度指導,嚴防因自然災害而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啟動應急值守Ⅲ級響應,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全力做好災情收集、災害救助和信息報告准備。
截至目前,本輪天氣過程全省民航共取消航班26架次﹔鐵路客運停運8對列車,無旅客滯留,貨運正常﹔全省5676條客運班線停運2964條,雪情過后將根據道路通行狀況陸續恢復。全省電網運行正常,無異常情況發生。交警路面救助車輛2288輛,救助群眾2768人。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貨源供應充足,蔬菜價格基本平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