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央地合作成果顯著 國企改革蹄疾步穩

入冬以來,瑞雪頻飄。銀裝素裹的遼沈大地上,全省國有企業正為奪取“全年紅”奮力沖刺。
看央地合作。在沈陽市,渾南王家灣板塊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正酣,項目周邊“三縱三橫”的道路建設即將完成﹔在鞍山市,鞍鋼西鞍山鐵礦項目的8座井架已經豎起,礦井掘鑿工作正不斷刷新“進度條”﹔在撫順市,總投資109億元的清原抽水蓄能電站首台機組進入15天考核試運行……
看地方國企。11月27日,沈陽市康平縣海洲窩堡鄉小城子鎮外,遼寧能源的建設者正冒雪安裝遼能康平300MW風電項目的第44台風力發電機組﹔11月30日,營口仙人島疏港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省交投集團再補遼寧省高速公路建設短板﹔11月24日,遼水集團盤錦段遼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土建現場,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與天寒地凍的周邊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緊緊圍繞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的新要求、新定位,今年以來,省國資委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按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部署,著力推動全省國企改革深化提升,採取超常規舉措全力推動省屬企業經濟運行穩增長工作,充分發揮國資國企在新時代“遼沈戰役”中的突擊隊、攻堅隊作用。
攜手央企共謀發展
今年以來,遼寧與中央企業頻頻雙向奔赴、攜手共進。3月1日,遼寧省與央企深化合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6月25日,國資央企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在沈陽舉行。兩次會議成果令人矚目——遼寧與央企集中簽約項目89個,總投資6087億元,投資超百億元重大項目30個。
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
“央企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骨干和中堅力量,普遍具有較強的資源配置能力,而地方豐富的資源與市場空間也是央企所需。”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認為,這些數字不但透露出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有了極強的助力,也反映出遼寧用好央企寶貴資源的用心。
據統計,截至9月底,中央企業在遼寧共有各級企業1795戶,資產總額3.37萬億元,實現營業總收入1.76萬億元,利潤總額527億元,為遼寧經濟持續向好提供了巨大助力。
央企的助力,同樣離不開遼寧省國資國企系統的大力支持。兩次座談會召開后,一批頗具挑戰性的工作被加速推動實施:提前18個月完成中國五礦陳台溝鐵礦採礦權辦理﹔中化揚農項目順利完成開工審批﹔中糧集團油脂綜合性糧油產業基地成功落戶遼寧……省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今年截至目前,央企與遼寧省各地洽談簽約實施重大項目156個、投資額1.28萬億元。其中,已開工建設項目72個,預計年底前開工建設項目可達91個。
遼寧省與央企合作項目,主要分布於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環境保護等20多個領域,具有產業結構優、投資體量大等突出特點。一些超百億元的投資項目,更將為遼寧省今后幾年投資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不單著眼當下,更放眼未來。”省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不論是建立並動態完善“兩庫一清單”,還是從項目謀劃、審批核准、資金支持、項目落地等多方面不斷出台創新舉措,“目前,我省央地合作已取得重大突破﹔未來,央地協同發展共贏發展的新篇章會更加精彩。”
國企改革持續深化
10月25日,遼寧省國有企業“星火”創新創意大賽報名工作正式啟動。消息發出不久,省國資委科技處的辦公電話、工作人員手機就變成了“熱線”。科技信息處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報名開始前五天,組委會平均每天僅接聽的咨詢電話就達200余個。截至11月22日,共收到341家企業的796個報名項目,經初核,共582個項目進入材料評審階段。
激發國有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力,是實現國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也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今年以來,省國資委通過推動科技創新、持續推進瘦身健體、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上市+”行動、建立經營業績考核和國有企業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評價“雙考核”體系、加快國資國企在線監管服務平台建設等舉措,下大力氣推動全省國資國企改革走實走深,全力以赴實現效益穩步增長、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目前,省屬企業已壓縮三級以下企業管理層級23戶、減少法人44戶,完成全年計劃的110%﹔制定省屬企業資產証券化工作方案﹔強化對科技創新、服務全省重點任務及“一企一策”差異化考核﹔監管服務質量效益提升、內設機構工作職責和監管服務事項梳理優化。同時建立了穩增長專項調度機制,按月度進行經濟運行分析,對國企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及時給予預警處置。
深化改革,為國企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近日,省國資委發布統計快報,省屬企業的最新成績單顯示,全省國企圍繞重點產業領域持續加大重大項目投資,強化重點領域保障功能,省屬企業在道路通行、交通運輸、能源資源保供等方面持續支持全省經濟穩增長。截至10月末,省交投集團高速公路出口繳費車流量17520.1萬台次,同比增長42.1%﹔遼水集團在持續加強工業企業用水保供,為鞍鋼集團、遼陽石化、撫順石油、華電公司等多家重點央地工業企業做好水資源供應的同時,累計供應城市生活及工業用水16.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省機場集團、遼漁集團客滾運輸板塊持續增強運力,其中,省機場集團保障飛機運輸起降13.3萬架次,同比增長81.5%,旅客和貨郵吞吐量分別為1795萬人次和16.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6.7%和45.5%,達到疫情前同期水平。遼漁集團港口滾裝車輛運輸34.2萬輛次,同比增長34.5%,運送旅客129.1萬人次,同比增長103.9%。
眼下,時近歲末,棋至收官,全省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即將全面啟動。關鍵時刻,全省國資國企上下,必將堅定扛起新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履職擔當,讓振興的“龍頭”更加高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