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 遼寧破解輕微刑事案件“和解難”

“保証金提存,這個原來都沒聽過的名詞,改變了我的命運。”日前,在沈陽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召開的公開聽証會上,適用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並被檢察機關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馬某非常激動。
以往,輕微刑事案件往往因被害人賠償要求過高造成“和解難”。“通俗地說,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能在保障被害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定紛止爭。犯罪嫌疑人有賠償意願並向公証機構繳存一定數額的保証金后,檢察機關依法可以予以從寬處理。” 省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高星表示,這項制度既能保障受害人獲得應有賠償,又能防止受害人脫離實際、漫天要價的不當行為,同時也能讓犯罪嫌疑人積極履行賠償責任,從而獲得從輕處罰的機會,更快促成和解,更好修復社會關系。
“輕微刑事案件中,和解金額是雙方博弈焦點。上述案件因鄰裡糾紛而發,社會危害性小。馬某自願認罪認罰,且賠償金額已經大於受害方實際損失。”經過辦案檢察官的釋法說理,受害方從開始索要賠償金額過大,轉變為同意和解,在公証處領取了自己的5萬元賠償金。省公証協會會長高放表示,公証部門作為法定提存機構,通過積極參與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証金提存工作,為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貢獻力量。
沈陽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張東武表示,為破解刑事和解難題,沈陽市人民檢察院與市中法、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會簽了工作指引,目前,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在沈陽地區實現全覆蓋,在辦理故意傷害案等“和解難”的案件時,有效適用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更好化解社會矛盾。
今年以來,省人民檢察院指導全省檢察機關結合各地實際制定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實施辦法,確保賠償保証金提存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檢察機關辦理適用賠償保証金案件295件,提存保証金合計5408萬元,遠超去年全年水平。高星表示,遼寧是較早從省級層面推進該項工作的省份,全省檢察機關適應刑事犯罪結構變化,將繼續推進賠償保証金提存制度應用盡用,積極促進當事人刑事和解,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司法的溫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