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雙鏈”融合更深 振興動能更強

一項科技成果轉化后,能創造多大效益?
日前,遼寧濱海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的重大科技成果——乙撐胺項目在恆力石化(大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該項目投產后,按現有價格預計,年產值達12億元,經濟效益可達5億元。
不止這一項,遼寧濱海實驗室成立一年來,已有74項科技成果在遼“開花”,合同總金額3.1億元。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今年以來,我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錨定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目標任務,以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統領,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聚焦全省22個重點產業集群的科技創新需求,全力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打造高水平創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支撐先進裝備制造、石化和精細化工、冶金新材料和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建設,助力構建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重大平台全面布局
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實力擔當”,也是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
今年,我省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突破。在能源、信息、材料、先進制造等領域代表遼寧科研實力和水平的11家實驗室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
在建設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之外,我省還多措並舉,全力推進遼寧實驗室建設。
目前,4家遼寧實驗室圍繞我省重點產業方向啟動實施56項重大科研項目,已與鞍鋼、黎明、瓦軸等一批頭部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平台7個。“大連先進光源”“超大型深部工程災害物理模擬設施”“海洋工程環境實驗與模擬設施”等預研項目全面啟動,截至今年9月底,已完成投資8.87億元。沈陽渾南科技城加快建設中國航發燃氣輪機產業基地、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大連英歌石科學城正在建設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綜合體等重點科技類項目。
創新平台全面布局,科研攻關扎實推進。我省聚焦維護國家“五大安全”、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的創新需求,由頭部企業牽頭,探索創新項目組織方式,服務國家戰略、引領產業升級。圍繞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儲能與氫能、金屬材料、食品工業、集成電路等重大戰略方向,組織實施創新聯合體重大專項6項,組織實施“揭榜挂帥”科技計劃項目120項、應用基礎研究項目311項、先進技術計劃項目16項。
今年以來,我省在“分子反應動力學”“超高強鋼鐵材料設計”“能量儲存與轉化”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全球首台“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在一重集團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竣工發運﹔我省首顆衛星“大連1號”成功發射﹔遼寧自主研發的綠色液體推進技術、全球最大級別動力定位穿梭油輪、高海拔環境科考站輔助值守機器人等重大創新成果在航空航天、遠洋運輸、青藏科考等重大工程實現應用。
成果轉化提速增效
“科研成果的產生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地,落地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在不久前召開的遼寧濱海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實驗室主任劉中民院士強調道。
科技成果隻有產業化才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創新驅動。遼寧是科教大省,為了將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我省積極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讓科學家和企業家深度合作。
11月初,黃海之濱,一場由大連海洋大學“科創中國”水產標准化科技服務團聯合大連市科協舉辦的“北方(大連)水產標准化融合發展論壇”,為企業打開了科學開發利用烏蟒島的新思路。
而類似的撮合對接會,今年以來,我省已舉辦200余場。
為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牽線搭橋,我省積極組織雙碳、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農業、石油化工領域等專場對接會及院所企業行活動,承辦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大連高新區專場,搭建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交流渠道,引導推動科技服務機構載體開展常態化、專業化、精准化科技成果對接路演活動。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的同時,我省聚焦轉化鏈條上的斷點、堵點,不斷加強中試基地建設。圍繞新能源、精細化工等領域新培育省級中試基地14家,總數已達到36家,實施中試驗証項目171項,已有131項公共服務事項向省內開放共享。成立“三省一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戰略聯盟,健全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已在省內布局東北科技大市場、分市場、分中心100余個,累計培養專業技術轉移人才2000余人。此外,我省還高質量建設可轉化科技成果庫,發布先進適用科技成果3763項,對接企業技術需求1122項,“甲醇制烯烴第三代技術”以1.3億元在省內落地轉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大連市,合同金額近2億元,將填補大連光伏制造領域空白。
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良性互動,遼寧正在向“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目標定位扎實邁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