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建設現代鋼都 打造秀美之城

核心提示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鞍山實踐,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離不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有力支撐。年初以來,鞍山市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引領,深入開展“五提升、五攻堅”,專門把城市提升工程作為“五個提升工程”之一部署實施,開展以城市精細化管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打通斷頭路工程、道路更新工程、城鄉綠化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城市安全韌性提升工程為主要內容的“一管理六工程”,通過系統性謀劃、一體式推進、清單化落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能級品質,常態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讓城市更加整潔、有序、智能、生態、宜居、宜業、宜游,使群眾在城市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不斷譜寫“現代鋼都 秀美鞍山”嶄新篇章。
實施精細管理 讓城市煥發精致之美
金秋時節,漫步在鋼都的諸多小街小巷,不少市民會發現家門口的環境變了——坑窪的路面平整一新,店面招牌統一醒目,破損的牆面重新粉刷,車輛停放標線施劃清晰。“城市管理就應該像鞍山這樣如繡花般精細,不隻在主次干道和繁華熱鬧大街城市‘面子’上發力,更要做好背街小巷這篇城市‘裡子’的文章。”談起眼前背街小巷這些實實在在的改變,市民們紛紛這樣稱贊道。
事實正如市民所感受,今年以來,鞍山市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緊緊圍繞打造“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全力在市區開展以道路“十提升”和市容秩序“治五亂”為重點的城市精細化管理綜合整治行動,著重“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抓長效”,以深入開展“路長制”工作為載體,任務到日、責任到人,將城市精細化管理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延伸,全力改善群眾身邊環境質量,讓城市煥發精致之美。
鞍山市實施以路面維護提升、交通秩序提升、門頭牌匾亮化提升、沿街建(構)筑物外立面整潔提升、牆體戶外廣告規范提升、園林綠化提升、城市家具潔淨提升、失管空地管理提升、文明施工管理提升、架空線纜規范提升為主要內容的道路“十提升”綜合整治。
其中,鞍山市按照相關規定,規范道路兩側牆體戶外廣告設置,並嚴控違法戶外廣告,杜絕樓頂新增違法廣告,還積極清理大型布幅廣告,拆除破損、陳舊及存有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設施。截至目前,各區、開發區累計排查廣告3674處,發現問題廣告65處,整改率達100%﹔拆除條幅、布幔廣告3354塊。同時,修改了相關管理辦法,對沿街建(構)筑物外立面進行修補、清洗、粉飾。
與此同時,鞍山市對照相關管理標准和規范,擦洗維護城市雕塑、交通標識、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保持設施及其周邊環境清潔衛生,修補損壞的城市道路和公共設施215處,完成四次集中擦洗維護。同時,成立道路架空纜線整治工作專項小組,對道路架空纜線整治工作進行調度,召開空中纜線整治工作部署會,並約談四大運營商和供電公司,針對具體工作拿出方案。此外,開展市政設施專項攻堅行動,全面排查道路路基、路面狀況,及時消除道路坑槽、沉陷、缺塊等病害,確保道路平整、暢通,截至目前,共維修道路83249平方米。
在此基礎上,鞍山市持續強化以治理亂停亂放車輛、治理亂佔道亂經營、治理亂堆亂放廢棄物及建筑垃圾、治理亂發亂貼小廣告、治理私搭亂建房屋及圍欄為主要內容的市容秩序“治五亂”。
鞍山市開展了對次干道以下停車泊位施劃和停車場建設力度,新增臨時停車場2個、設計停車泊位313個,清理用於當作倉庫和廣告的廢舊車輛23輛。同時,規范非法攤群和流動商販,開展了兩輪露天佔道市場的集中整治,並清理張貼在建(構)筑物上的小廣告,完善小廣告處罰與清除相結合的工作制度。
除此之外,鞍山市制定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各縣(市)區、開發區管委會重點要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未取得合法審批且正在建設或已建成的違法建設行為﹔對未經批准但有合法手續的房屋建筑主體,擅自進行加建、擴建的違法建設行為﹔對群眾舉報和佔用公共空間的違法建設行為予以整治。
同時,加快推進環衛機械化,調整環衛精細化考核內容,加強對環衛市場化改革和機械化清掃的考核。開展道路掃保專項行動,共發現環境衛生問題1511處,目前已全部整改解決。
改造老舊小區 圓“安居夢”筑“幸福家”
“樓體外牆保溫粉飾,新增了小區樓宇門,路面也進行了新的鋪設。在這兒住了快30年,感覺像又住了一回新房。”近日,家住鞍山市鐵東區銀環小區的居民王芳談起老房子裡住出的新幸福時,滿口是對鞍山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稱贊。
住有所居,居有所樂,是百姓最朴素的心願。近年來,作為全國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鞍山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既增加了“顏值”,又提升了“氣質”,在讓群眾安居的同時,也彰顯了一座城市面貌的更新。
今年,鞍山市聚焦“為民、便民、安民”的目標,以落實“樓道革命”“環境革命”和“管理革命”為抓手,通過強化文明施工監管、完善頂層設計、明確時間節點任務等,積極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力“改”出百姓“穩穩的幸福”。
強化文明施工監管,長抓不懈。今年,鞍山市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老舊小區改造文明施工管理粗放的問題,開展了文明施工專項整治行動。鞍山市住建局聯合相關單位制作文明施工問題曝光紀錄片,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截至10月17日,共檢查發現非文明施工問題223個,均完成整改。8月份,鞍山在鐵西區太陽升小區組織召開了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文明施工現場會,為文明施工立規矩,定標准。經過專項整治,全市老舊小區施工管理更加規范,文明施工有較大提升。
完善頂層設計,積極培育示范典型。為了讓老舊小區改造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鞍山市在總結歷年改造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先進地區的做法,制定相關指引和技術導則,讓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各流程更科學合理。與此同時,還積極培育申報示范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選樹了立山區健身小區、新興小區和鐵西區三街口小區為全市示范小區。其中,立山區的新興小區因為扎實的黨建引領工作,優質的工程質量和對“一老一小”服務功能的完善而被評為遼寧省老舊小區改造示范小區。
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加強督辦。年初,鞍山市住建局便牽頭制定了前期工作時間表,督促各縣(市)區按節點推進,對於沒有完成節點任務的縣(市)區亮紅燈。按照鞍山市的部署,各縣區緊盯時間節點,搞好工程銜接。截至目前,2022年項目已基本完工,2023年項目也已完成總投資額的60%,在年底前將完成道路恢復,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
暢通道路網絡 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連日來,進出鞍山西站的旅客發現,鞍山西站站前廣場變了模樣。隨著更新翻建工程的完工,車站進出場道路全線貫通,道路布局對稱設計,大大提升了整體形象和通行效率。
為加快提檔升級基礎設施,暢通道路網絡,持續完善服務功能,今年以來,鞍山市積極實施道路更新工程,打造園林大道、中華路、山南街、高鐵西站站前道路等城市更新示范路,不斷提升廣大群眾出行舒適性和便捷性,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標准設計。鞍山市道路更新工程充分體現宜居、韌性、智慧、業態、文化等要素,突出抓好規劃、建設、管理等關鍵環節,完善主要街道的交通、市政、景觀、建筑四大功能,把架空線纜入地、街道景觀綠化及城市家具、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等加入改造范圍,相比傳統道路大修整體效果顯著增強。
貼心組織。鞍山市對道路更新工程涉及的佔道施工管理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改變工作思路,精細統籌謀劃,盡量減少給市民出行帶來的不便。提前半個月,組織研究切實可行、經濟合理的道路封閉方案,提前一周對道路封閉方案進行媒體公示,征求廣大市民意見,吸納合理性意見,提前五天辦理正式封路通告並二次公示。加強輿論宣傳,有效利用公眾號、網絡自媒體等渠道報道道路施工情況,讓廣大市民了解實施工程項目的最新進展。
嚴格管理。鞍山市從道路封閉當天開始,進行全程監督管理。監理單位每日通報施工進度,每天不定時抽查,按照工期計劃安排調度工程進度,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一旦發現因施工單位組織不力導致進度緩慢等,將立即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加強工程精細化管理,做好沿線圍擋設置,進行洒水降塵、車輛沖洗,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迅速聯動。鞍山市建立聯動機制,迅速發現紓解問題。住建、交管等部門每三天開展一次拉練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解決,確保問題不過夜。同時,建立相關項目排遷工作流程,及時協調高鐵西站、千山西路、山南街等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地上地下管線排遷工作﹔督促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中華路、園林大道、山南街(解放東路至平安街)和千山西路(建設大道至大西街)在建段落已於8月恢復通車,緩解周邊居民出行難問題。
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完善道路網絡,今年鞍山市還持續實施打通“斷頭路”工程,主要針對大慶路、師院街、東變街、平安街東延等四條“斷頭路”進行建設,解決部分路段堵點問題,全力為廣大市民、企業出行創造便利的交通條件。
開展城鄉綠化 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10月28日,位於鞍山市鐵東區湖南街旁的一處口袋公園裡,溫煦的陽光下,兩名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涼亭長椅上一個年輕人安靜地看著書,廣場內幾名居民邊健步走邊嘮著家常,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體驗場景令人向往。
“這塊空地經過改造后,健身器材和休閑座椅一應俱全不說,還進行了精細地綠化,已成為咱們健身休閑的打卡地。站在樓上開窗就能看見公園的美景,吃完飯下樓到公園裡遛遛彎兒更是一種享受。”家住附近的居民劉洋提起這處口袋公園,滿口稱贊地說,“別看公園不大,可‘小口袋’裡卻裝著咱老百姓的‘大幸福’。”
正如劉洋的感受,鞍山市堅持科學配套規劃建設基礎設施,以口袋公園建設作為突破口,圍繞建設花卉景觀示范路、改造提升道路綠化、精細化養護等重點,積極拆違增綠、留白植綠、見縫插綠,推進增綠、補綠、鋪綠,增添城市綠色色彩,不斷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品位,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
鞍山市全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今年計劃利用城市“金角銀邊”閑置空間,推進建設口袋公園150個,均已列入城建項目計劃。其中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各35個,千山區、高新區、經開區各15個。為確保口袋公園建設任務能夠落地落實落細,從4月份開工起,鞍山市便組織各城區、開發區建立了周調度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開工150個,開工率達100%,已竣工142個,竣工率達95%。
花卉是提升城市生態顏值的加分項。今年,鞍山市提出了“以花潤城”的工作目標,重點打造勝利路、解放東路、解放西路等10條花卉景觀示范路。截至目前,10條花卉景觀示范路建設已完成,共栽植花卉2.25萬平方米112萬株,擺放花箱339個,護欄挂花籃2700組,在豐富完善提升原有綠地植物的基礎上,增加花卉栽植、擺放,將花卉栽植與景觀提升相結合,這進一步增強了城市色彩。
鞍山市還組織各級綠化管理部門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完善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鞍山市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工作考核管理辦法》,明確考核標准、整改時限、整改措施等,先后開展了春季綠化養護專項整治行動、外環道路綠化養護專項整治行動、立交橋及周邊綠化專項整治行動等,提升了城市綠化管理水平。
在此基礎上,鞍山市深入實施2023年道路綠化改造提升項目。其中,對建國路、民生西路、人民路、解放東路、解放西路、中華路等重點路段兩側綠化帶進行改造提升﹔對新鋼廣場、立山廣場等重要節點綠化帶進行提升,增設綠化、亮化小品設施﹔對四方台路空坑行道樹進行補植﹔對千山西路高速路口樹盤進行改造。這不僅解決了市中心城區主要道路綠化短板問題,使公共綠地裸露地面得到治理,同時也豐富了植物層次,提升了城市整體景觀。
修復生態環境 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鞍鋼礦業大孤山鐵礦復墾基地的礦山生態園也迎來了採摘季,蘋果、葡萄、南果梨隨處可見、伸手可摘。可誰曾想到,如今這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碩果累累的“花果山”,若干年前還是煙塵飛揚、山石裸露的不毛之地。
鞍山市因鋼而立、因礦而興,這裡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種類齊全。全市共有礦山企業198家,主要分布在鞍山城區周邊、海城牌樓、馬風、八裡地區和岫岩偏嶺等北部鄉鎮。礦業經濟在鞍山整體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為鋼都人留下了一道礦山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的難題。
鞍山市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採取高位推動強力推進、因地制宜科學修復、廣開思路籌措資金、嚴格督導嚴肅問責等措施,圍繞開展地形地貌重塑、土壤生態化重建等重點,持續開展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攻堅,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不斷擦亮綠色發展的鮮明底色。
鞍山市開展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攻堅以來,通過科學有效的治理,形成了以海城牌樓大立壁、元寶山等修復難度大、質量要求高、投資力度強的挂網噴播治理區。建立了齊大山鐵礦、東鞍山鐵礦前峪尾礦庫、眼前山鐵礦、大孤山鐵礦東山包等礦山植被恢復示范基地,使昔日滿目瘡痍的排岩場、風沙彌漫的尾礦庫,成為林草豐茂、鳥語花香的科普園區和集旅游、休閑健身、農業開發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景觀公園。
同時,在岫岩偏嶺地區和千山區周邊礦山防塵抑塵、保持水土的生態環境保護區,一些自然景觀得到了妥善保護,生態環境明顯好轉。通過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全市9家礦山企業被自然資源部命名為“國家級綠色礦山”,32家礦山企業被省自然資源廳命名為“省級綠色礦山”。今年,鞍山礦山生態修復計劃完成311公頃,目前正在順利推進。
在此基礎上,鞍山市還圍繞海綿城市建設、改造老舊公用管網等重點,全力實施城市安全韌性提升工程。今年,鞍山市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通過實施城市排水雨污分流改造、公園綠地建設、河流綜合整治等,不斷提升海綿城市建設品質。
鞍山市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工程設計、項目建設、設施維護過程之中,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市開展排水管網排查檢測,加快實施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建設。2023年,全面實施城市綜合提升PPP項目,打造園林大道、中華路、山南街等城市更新示范路。實施了千山西路排水改造、建國路雨污分流改造等項目,有效減輕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降低污染物的濃度,保証城市排水系統的穩定運行。
與此同時,鞍山市積極推進南沙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千山灣”濱河綠道等生態修復提升項目,對河道、駁岸、景觀鋪裝等進行改造升級,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呈現出林水相依、水文共榮、城水互動、人水和諧的水生態文明體系,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引排順暢、蓄泄得當、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水網體系,營造多樣性生物生存環境,構建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逐步改善水環境質量。
此外,鞍山市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四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市區內四分類中的“其他垃圾”實現了“零填埋”。逐步建立垃圾分類與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兩網融合”體系,已建170個生活垃圾分類“環保屋”,定點定時開放,實行回收人員信息、回收價格、回收種類、投放電話“四公開”,分類體系硬件初步完成。
深入實施城市提升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奮力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實現新突破,鞍山全力譜寫“現代鋼都 秀美鞍山”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