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遼寧暴雨預警准確率提升至92%

1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就省政府日前印發的《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進行解讀,並回答了公眾關心的問題。
氣象事業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何發揮好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為遼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氣象服務保障,是氣象工作的核心主題。結合遼寧實際情況,《實施意見》提出了“十四五”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其中到2025年可量化的具體考核指標包括:新一代天氣雷達網探測覆蓋率由43%提升至50%以上,暴雨(雪)預警准確率由89%提升至92%,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量由45分鐘提升至50分鐘,年人工增雨能力由30億立方米提升至35億立方米等。
針對到2025年實現“氣象服務保障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取得顯著成效”,《實施意見》明確同步實施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海洋經濟強省氣象保障行動、交通強省氣象保障行動、能源安全氣象保障行動等專項行動。比如在服務海洋經濟強省建設上,要構建以大連為中心、遼寧沿海一體化的海洋監測預報預警氣象服務聯合體,為遠洋導航、海上救助、港航物流、海洋漁業、海洋牧場等海上生產活動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
氣象預報預警精准,離不開精密氣象監測系統建設。我省提出,要開展自動氣象站、天氣雷達、地基遙感垂直監測等設備建設,提升氣象精密監測能力。開展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站、生態觀測系統、海島自動氣象站、海霧遙感監測系統、交通氣象站建設,提升糧食主產縣、遼東森林帶和盤錦濕地等重點生態保護區、沿海(海島)及重要港口、高速公路氣象服務能力等。
就公眾關心的今冬天氣趨勢,氣象專家預測,今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會較常年同期偏高,季節內冷暖波動大,2024年1月冷空氣活動頻繁,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今冬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水汽條件良好,可能出現強降雪過程,全省平均降水量為22毫米左右,較常年同期偏多一至兩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