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以“遼寧之為”擔當“國之重任”服務“國之大者”

2023年11月08日08:08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遼寧之為”擔當“國之重任”服務“國之大者”

  錨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沈陽市聚焦產業發展與轉型、城市發展與轉型、社會發展與轉型,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圖為沈陽嶄新的城市面貌。本報記者 查金輝 攝

  沈飛民機的裝配生產線。 本報記者 劉大毅 攝

  一列高鐵在大連庄河市一大片高產稻田間駛過。本報特約記者 呂文正 攝

  納入全國人工智能算力戰略體系的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本報記者 查金輝 攝

  核心提示

  2023年11月6日至7日,中國共產黨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沈陽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遼寧省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的意見》,提出了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即通過全省上下不懈奮斗,努力將遼寧打造成為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在走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上發揮龍頭和骨干作用,在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遼寧是新中國工業的重要搖籃和工業化的重要發源地,曾創造過輝煌歷史、作出過重要貢獻,在遼沈大地淬煉生成的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雷鋒精神發祥地的紅色標識,在百年黨史中熠熠生輝。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遼寧寄予厚望,指明了重振雄風、再創佳績的戰略方向和奮斗目標。這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東北、遼寧干部群眾的期望之高、囑托之重,也承載了總書記對東北、遼寧振興光明前景的美好祝願和信心期待。為貫徹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有必要找准遼寧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目標定位,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新征程上遼寧擔負什麼樣的使命任務、錨定什麼樣的戰略目標、選擇什麼樣的實踐路徑,以便更好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六地”既包含努力方向、也涵蓋奮斗目標,體現了目標引領和結果導向相結合,體現了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體現了鍛長板和補短板齊發力,體現了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相統一,對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具有重要的牽動引領作用,充分彰顯了遼寧積極主動擔負使命的責任擔當,充分體現了遼寧堅定不移推動全面振興信心決心,充分展現了全省上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奮進姿態。每個目標任務的背后,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和深厚的底蘊作基礎,都是經過全省上下拼搏努力能夠實現的奮斗目標。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

  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是管總、管根本的。遼寧擁有眾多優勢戰略資源,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在東北振興中舉足輕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28日於沈陽召開的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和2023年9月7日在哈爾濱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都賦予東北、遼寧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重要使命,強調要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撐。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中心任務,提高國防安全保障水平,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鞏固產業安全基礎,強化能源安全保障作用,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切實擔負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積極服務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航空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金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等強國戰略,為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提供強有力支撐。

  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東北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遼寧作為科教大省,大院大所集中,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底蘊深厚。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就是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進顛覆性技術研發應用,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努力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振興發展勝勢,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遼寧智慧。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遼寧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制造業既是遼寧的傳統優勢,也是遼寧的鮮明標識。遼寧振興,工業必須率先振興。這其中,佔全省規上工業八成以上的制造業是遼寧工業的重要支撐力量。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既是總書記對東北、遼寧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推動遼寧全面振興的必然選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就是要充分發揮遼寧工業門類齊全優勢,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打造萬億級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基地,把制造業長板鍛長做強,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把先進制造業這張名片擦得更亮,再創遼寧工業輝煌,為維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貢獻遼寧力量。

  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是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遼寧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近年來糧食主產省地位不斷鞏固,畜牧、水產、蔬菜、水果、海鮮、食用菌等各類農產品供給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條件優越、潛力巨大。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就是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發揮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優勢,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社會化發展,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暢通“北糧南運”通道,建設大基地、培育大企業、發展大產業,在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上探新路、當先鋒。

  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

  對於遼寧而言,文旅產業既是短板、更是潛力。遼寧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擁有豐富的山水、冰雪、濱海、溫泉等自然生態資源,遼寧人民藝術劇院、歌劇院、芭蕾舞團、歌舞團等名揚海內外,在發展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方面有著堅實基礎。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就是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用好自然生態資源,抓住承辦2028年第十五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有利契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體育和旅游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帶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省、體育強省、旅游強省。

  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

  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東北地區的重要使命任務。遼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帶,是東北地區唯一的陸海雙重通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是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日益凸顯的作用。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就是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進一步強化“樞紐”意識、“前沿”意識,堅持敢為人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高站位優化開放布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向北開放,拓展俄蒙,深耕日韓,緊盯歐美,鞏固提升東南亞、中西亞,高標准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加強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打造東北亞經濟圈開放合作的中心和樞紐,推動遼寧重回沿海開放強省大省行列,在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