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以黨建“大練兵”為抓手促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建昌縣持續深化“黨群共同致富”工作,專題開展基層黨建“大練兵”活動,就基層黨組織落實、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進行集中檢驗。
建昌縣把基層黨建“大練兵”活動作為“書記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由建昌縣委書記、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帶隊,組織縣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和28個鄉鎮黨委書記,先后到全縣28個黨建示范點進行實地觀摩,調研內容涵蓋生態採摘園、中草藥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鄉村振興科技示范基地、村史館以及黨群共富責任區、黨建聯盟等方面。各鄉鎮認真探索、積極組織,晒出“成績單”、拿出絕活兒,亮出各類特色發展模式。
近年來,建昌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大屯鎮大屯村流轉土地21畝建設“早金酥梨”黨群共富示范基地。採用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提供的優良種苗和先進技術,在樹下同步栽植油用牡丹,實現立體栽培、“一地雙收”。基地由黨員骨干統一承包管理,盛果期后再分給村民自主經營,畝均收益超過4000元,輻射帶動周邊油用牡丹種植200畝,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大屯模式”。大屯鎮黨委利用省農科院駐村工作隊的科技資源優勢,結合土地生產狀況和省農科院的技術支持,因地制宜,引進“早金酥梨”特色果樹品種。
大屯村黨支部以“早金酥梨”為主的庭院經濟蓬勃發展,得到了村民的廣泛認可。目前已有100余戶農戶種植“早金酥梨”,其中形成種植規模的有9戶,產生果品規模效益已有5戶。大屯村黨支部書記徐永軍介紹:“以前我們上門動員栽果樹,村民都不干,隻好先發動黨員干部帶頭栽,現在大家開始追著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要果樹苗了。”
與大屯鎮大屯村一樣,養馬甸子鄉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產業聚合發展新模式。養馬甸子鄉立足香菇產業優勢,大力發展“1+4+N”產業模式,即1個產業聯合黨委、4類骨干人員、N種帶動形式。聯合黨委統籌產業資源,組建技術、金融、物資銷售等專業團隊,有效提升香菇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效能。全鄉大棚總量2900余棟,專業合作社32家,貯存冷庫40個,香菇烘干廠27家,年產香菇近10萬噸,產值超6.45億元,帶動萬人就業,讓“小香菇”撐起“大產業”。
石佛鄉白狼山村則致力於現代紅色村品牌創建,高標准打造“黨建+振興”雙強示范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魚果共生”採摘園中建有高標准暖棚7棟、橋棚4棟,年產值60萬元,年收益20萬元。同時,著力推進紅色資源與綠色產業融合,全力打造美麗宜居生態村。
“大練兵”活動通過現場聽、現場看、現場比,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取得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鄉鎮在“晾晒”成果的同時,也對自身黨建工作弱項進行充分檢視剖析,反向激勵基層干部在補短板、創品牌、帶隊伍、強產業等方面靶向發力,研究制定整改提升對策,為深化“黨群共同致富”、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建昌縣還將開展基層黨建工作“沖刺月”專項行動,對“大練兵”活動中發現的短板不足進行全面整改,通過查擺工作中的“弱點”、培植鄉村振興“亮點”,確保抓住關鍵、抓住要害,大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整體躍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