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高標准開展主題教育 推動沈陽高質量發展

沈陽市在主題教育中深入實施“安家工程”

2023年10月31日09:40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沈陽市聚焦破解流動黨員動態掌握難、學習落實難、活動開展難等問題,深入實施流動黨員“安家工程”,制發《關於流動黨員參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工作方案》,讓流動黨員在主題教育中有“家”有“學”更有“為”,推動各領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提質增效。

全面摸清底數 確保“流動不流失”

沈陽市全面壓實流入地、流出地基層黨組織責任,通過開展精准排查、動態更新台賬,做到對流動黨員基本情況、流動去向、流動類型、思想狀況全面掌握,確保黨員在哪裡流動、主題教育就覆蓋到哪裡,推動流動黨員管理規范,有“家”可歸。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流動黨員5744人,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613個,在全市14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10座重點商務樓宇、2680個社區(村)全部設置流動黨員登記報到點,基本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

於洪區通過微信聯系、網格比對、入戶走訪、電話訪問等途徑,依托“盛事通”流動黨員報到小程序,線上線下雙向精准摸排,發布《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張貼流動黨員“安家”海報212張,落實“一次集結號召”“一次摸底排查”“一個問候電話”等“十個一”舉措,篩選分類流動黨員。截至目前,對排查出的180名流動黨員已全部納入黨組織管理。

新民市結合主題教育,開展第二輪流動黨員常態化排查,通過建立動態摸排機制,以網格黨支部為單位,對轄區內流動黨員開展拉網式摸底,將符合流入條件的黨員及時納入支部管理,廣泛設立流動黨員報到站點456處,打造“15分鐘報到圈”,為流入黨員與黨組織取得聯系提供便利。

創新學習方式 確保“流動不斷學”

全市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採取靈活多樣方式,深入開展“六個一”學習活動,即發放一封倡議書、研讀一套學習材料、講授一堂專題黨課、組建一個學習交流群、安排一次觀摩學習、開展一次集中研討,將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學”。

大東區充分發揮組織生活錘煉黨性的“大熔爐”作用,利用學習強國、微信群等平台,每周定期發放黨員主題教育“學習包”,累計推送主題教育有聲書139篇,並通過手機網絡“連線”方式,將“直播間”搬到黨員活動室,流動黨員與主會場同步開展學習、實時互動交流,累計開展“連線”學習35場,惠及流動黨員100余人。

鐵西區組織流動黨員進行體驗式學習,依托文博場館厚植鐵西情懷,開展“鐵西黨員看鐵西”實踐活動,分19個批次組織500余名流動黨員走進黨建陣地,實地感受新時代鐵西日新月異的變化,提升學習的生動性和鮮活性。

精准發揮作用 確保“離家不離心”

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發力點,全市上下充分發揮流動黨員視野寬、聯系廣、信息靈等優勢,拓寬服務渠道,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積極行動,做到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

皇姑區大力激發流動黨員積極性,組織30余名優秀黨員積極參與社區各類活動。北塔街道鐵路西社區聘請退休黨員教師,擔任街道黨校及社區黨校的兼職教師,充分發揮其“銀發先鋒”作用,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題,在睦鄰學堂為流動黨員講黨課,用“身邊事”解讀“大政策”,以“小故事”闡明“大道理”,帶動流動黨員主動學習。

沈河區引導流動黨員在推動發展、基層治理、服務群眾中主動作為、爭當先鋒。其中,朱剪爐街道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成立東北首個藍騎士愛心驛站,鼓勵新就業群體黨員“亮身份作表率”,讓騎手黨員同時擔任社區兼職網格員,變外賣騎手被動服務為主動參與基層治理自主管理,讓“小群體”在融入“大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