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計劃三年內修復治理萬余座廢棄礦山

胡海林
2023年10月23日08:57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省計劃三年內修復治理萬余座廢棄礦山

  刨坑、下苗、覆土、澆水……連日來,在撫順西露天礦礦坑內生態綜合治理現場,秋季植樹復綠的場面熱鬧非凡。工人們的身后,一片片過去栽下的樹苗已經成活,綠色覆蓋了礦坑原來的黑褐底色。這是我省持續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的場景之一。

  近年來,我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部署,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實施廢棄礦山復綠新突破三年行動,計劃從今年開始到2025年年底,修復治理廢棄礦山1萬余座,完成治理面積43.7萬畝,實現全省廢棄礦山全覆蓋、治理任務全清零。今年計劃完成治理面積12.6萬畝,其中復綠面積8.2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積6.8萬畝,復綠面積4.1萬畝。

  針對我省存在的生態問題,省自然資源廳在科學開展生態系統現狀綜合評估等14項專題研究基礎上,合理確定了生態修復規劃方案,部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重點工程,明確了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在推進海洋生態修復上,我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了14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項目,完成修復濱海濕地4.27萬畝、岸線岸灘整治修復47.33公裡。實施丹東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完成修復濱海濕地855畝、海島岸線整治修復1.68公裡。組織實施錦州凌海和大連庄河兩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截至目前,這兩個項目共完成海岸帶整治修復3.05萬畝、海岸線整治修復8.8公裡。

  我省持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爭取20億元中央專項資金,實施期為2021年7月至2023年年底。工程全部完工后,修復面積可達到130.8萬畝,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105.5萬畝。同時,生態修復水源涵養區1.65萬畝,林草等植被生態覆綠2.07萬畝,修復濕地3373畝,修復河道和岸堤分別達230.92公裡、233.28公裡。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接續推進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完成遼河流域生態修復總面積130.76萬畝,修復濱海濕地3.37萬畝,整治修復岸線15.6公裡。消除阜新百裡礦區地質災害隱患,完成治理任務2.48萬畝。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十四五”末力爭綠色礦山總量達420座,並扎實推進廢棄礦山復綠行動,實現應種盡種、應綠盡綠。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