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糧食作物已收獲兩千八百余萬畝 完成進度過半 

李 越
2023年10月09日13:16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牢記“首要擔當” 確保顆粒歸倉

“778.44公斤,增產5.7%!”

10月7日,在燈塔市綠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一塊示范田裡,遼寧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專家對其承擔的鄉村振興科技服務產業提升項目進行測產。當計算出結果,水稻所副所長李躍東興奮地公布,平均畝產創這塊地產量新高,“我們從5年前開始研究寬窄行高光效種植法,效果越來越明顯。”

眼下,在遼寧省,這樣的豐收場景隨處可見,一幅壯麗的“金色畫卷”鋪滿遼沈大地。

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遼寧的首要擔當。當前,正值遼寧省全力打好打贏三年行動首戰之年“收官季”,也是秋收關鍵期,遼寧省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有力有序組織秋收工作,確保顆粒歸倉。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遼寧省糧食作物收獲2880.3萬畝,收獲進度已達53.9%。其中,玉米收獲面積2566.8萬畝,收獲進度61.9%﹔大豆收獲面積92.8萬畝,收獲進度50.2%﹔水稻收獲面積64.0萬畝,收獲進度8.4%,收獲面積較大的市分別為阜新、朝陽、沈陽、錦州、鐵嶺等市。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9月下旬以來,遼寧省糧食作物開始陸續成熟,10月上旬,全省糧食收獲進入高峰期,10月下旬開始收尾。全省上下正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組織各地積極採取有力措施,推動從“豐收在望”到“豐收在倉”。首先是加強組織發動,強化指導服務,農業農村部門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提前分析研判風雨、強降溫、初霜凍等氣象變化過程,及時發布關鍵農事氣象信息,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安排秋收作業。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指導農民適時收獲,既要防止過早採收,成熟不夠、傷鐮減產﹔又要防止過晚採收,倒伏落粒、遇雨受潮。

“鐵牛”奮蹄,稻谷飄香。遼寧省指導各地建立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和農機防災減災包聯直聯工作組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情、災情調度協調機制。細致掌握當地應急作業農機需求,盡最大可能提前准備、及早落實應急作業機具和隊伍。加強機收服務供需調查對接,確保聯合收割機投入充足、狀態良好。合理調配作業機具,組織跨區機收,最大限度擴大機收面積、加快收獲進度、提高收獲質量。強化機收減損操作技能培訓,示范推廣高效減損機具。大力推廣收割、運輸、烘干等環節全程機械化作業,實現節糧減損。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遼寧省將全力保障種糧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秩序,實現農戶增產增收和保障糧食安全雙贏,並扎實開展冬季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來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好基礎。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