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助力振興發展

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9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全省慈善事業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黨的二十大作出了“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等重大決策部署,為推動中國特色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發展,將其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推進。省民政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要求,推動全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在扶貧濟困、扶老救孤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強化頂層設計,我省慈善制度體系日臻完善。抓好整體謀劃,我省印發《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初步構建慈善事業規范發展的制度體系。加強規范管理,在全國率先出台地方志願服務法規《遼寧省志願服務條例》,頒布實施全國第一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地方性法規《遼寧省社會組織管理條例》,推動志願服務事業、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此外,我省還印發《關於促進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的指導意見》,先后制訂、修訂《省級社會組織申請慈善組織認定程序》《省級慈善組織申請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程序》等一系列配套規章制度,推動全省慈善事業邁入法治化軌道。
注重支持引導,遼寧慈善力量日益壯大。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省財政積極調整支出結構,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支持慈善事業發展。2022年以來,共投入3812萬元,對助困、助醫、助學、助老等慈善項目予以補助,受益人數達4萬余人次。鼓勵慈善組織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慈善組織達到211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96家),基金會110家。匯聚向上向善力量,我省開展多種形式慈善活動,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慈善熱情。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省慈善組織(基金會)接受慈善捐贈款物合計3.9億元。截至目前,全省實名注冊志願者710萬人,志願服務隊伍2.68萬支,志願服務總時長約2855.3萬小時。廣大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在扶危濟困、搶險救災、社區服務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搭建慈善平台,今年省民政廳已舉辦兩場大型活動。成功舉辦2023年慈善助力振興主題活動,引進國家級優秀慈善項目價值1.05億元,推動愛心企業現場捐贈2500萬元,成立由遼寧男籃和遼寧籍運動員組成的遼寧體育明星公益慈善代言團,簽訂一批合作協議。成功舉辦第八個“中華慈善日”主題宣傳活動,發布“樂善遼寧”慈善標識,現場募集款物突破1.89億元,創歷史新高。省民政廳將每年9月份定為“慈善宣傳月”,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公益行走、慈善大集等系列慈善主題活動。組織開展了三屆“遼寧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評選表彰公益慈善領域突出貢獻企業、個人、組織、慈善項目等314個。
通過加強監督管理,我省慈善組織日趨規范。堅持黨建引領,我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慈善事業發展之中,落實慈善組織登記管理和黨建工作“四同步”,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強化日常監督,採取年報審查、抽查、審計等方式,確保慈善組織規范運行。開展對慈善組織的信用監管,實時公布違規慈善組織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指導慈善組織健全完善內部規章制度,提升自身規范化水平。強化信息公開,提升慈善組織公開透明度和公信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