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緊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全力建設厚道阜新

核心提示
厚道之城,必定心存善念。今年以來,阜新市深入開展“厚道阜新、心中有你”民生系列工程,記住你、找到你、陪伴你、守護你、幸福你、溫暖你,六項充滿人情味的專項行動,讓關心他人、關愛社會在阜新大地蔚然成風。
厚道之城,必是善治之地。阜新市堅持把80%以上財力用於民生領域,每年滾動實施一批民生工程,讓轉型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群眾。
當群眾的急難愁盼成為黨委、政府不懈奮斗的事業,當尊老愛幼、扶貧幫弱的良好風尚悄然形成,當養老事業惠及萬千長者,當“銀發經濟”新業態競相涌現,一座有愛心、有溫度、有活力的厚道之城便展現在人們面前。
找到你 及時送上黨和政府的溫暖
被大病擊倒的老兩口,因火災陷入困境的一家人,做完截肢手術的殘疾人,獨自撫養高中生的單親母親……社會救助對這些困難群眾而言,就是“及時雨”“雪中炭”。
8月10日,阜新市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找到你”專項行動,民政干部、網格員、村(居)民代表、志願者下沉基層一線,實施常態化摸排行動,找出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將其納入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保障范圍。落實困難群眾主動發現制度,在村(社區)織牢救助網絡“密度”,提升兜底保障覆蓋“廣度”,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思想和行動雙重轉變。
“困難有人尋、發現有人幫、救助有途徑”,織緊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需要創新體制機制。阜新市採取“大數據+鐵腳板”主動發現救助模式,做到大數據賦能、雙重聯動管理、鐵腳板落地服務有機統一,用“鐵腳板”走出一條精准、主動發現困難群眾的“暖心路”。“鐵腳板”鏈接社會資源,助力農村眼病患者重見光明。與潤視眼科醫院有效銜接,開展農村困難群眾“白內障復明”救治項目,對164名農村眼病患者發放救治補助。日前,“大數據+鐵腳板”模式被評為2023年度全省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案例。
“找到你”突出“主動發現”“及時救助”,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從“群眾找我辦”到“我為群眾主動辦”的轉變,讓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更精准更有溫度。
對基層干部來說,需要有一把尺子,才能精准找到符合條件的人。為此,阜新市主動作為,針對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准入條件、低保動態管理方法、贍養費收入認定標准等熱點難點問題,一一做出創新性措施,確保應納盡納、應救盡救,為“找到你”專項行動取得實效夯實了基礎。
截至目前,“找到你”專項行動走訪居民9312戶,篩查出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1024人。從9月開始,一筆筆最低生活保障金、臨時救助金等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一時之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上。
幸福你
用“樂養”彰顯城市溫度
當“銀發浪潮”迎面而至,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人人關切的“家事”,也是阜新市委、市政府關注的大事。阜新市提出健全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康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模式,培育“1+8+N”的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其中,“1”是打造康養醫育示范工程﹔“8”是1 個智慧平台輻射,全市7個縣區各具特色的普惠養老模式﹔“N”是以多項任務助推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厚道阜新、樂養無憂”養老服務品牌。
康養醫育示范工程項目被列入2023年阜新市10件民生實事,重點建設以國有資本為主體的康養示范中心,組建康養人才培訓基地,打造獨具阜新特色的康養醫育品牌。遼健集團阜新礦平安醫院康養醫育項目作為首個示范中心,致力於打造五星級養老服務機構。阜新高等專科學校、阜新市衛生學校優化專業設置,實施3年培訓計劃,對接省內外市場需求,批量輸出專業護理人才,打造康養人才培育基地。
小食堂,大民生。對於廣大獨居、留守老人來說,吃飯問題直接關系到居家養老的幸福指數。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區食堂建設,專門作出部署,要求立足“當下建”和“長久立”,探索推動社區食堂建設,讓社區老人在家門口吃上“暖心飯”。
今年5月,主打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孫家灣惠民大食堂開業,每餐20道菜品加各種主食,僅需12元﹔60周歲以上低保和特困老年人每餐僅需6元,90周歲以上老年人用餐免費,60周歲以上的孤寡老年人、失獨老年人、退伍軍人、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可享受三餐月卡450元。這些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出“幸福味道”。
阜新市探索出3種社區食堂創建模式,在保持公益屬性的同時,引導、幫助社區食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已建成的社區食堂,正在向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初步形成以事業帶產業、以產業促事業的生動場景。同時,探索“社區食堂+老年大學”“社區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新模式,做好社區食堂建設“后半篇文章”。
陪伴你
讓“一老一小”事結心解
8月15日,網格員張瑩像往常一樣,來到患小兒麻痺、肢體二級殘疾的空巢老人陳淑蘭家裡,一邊陪老人嘮嗑,一邊幫老人收拾屋子。兩人有說有笑,如同母女一般。
今年8月,阜新市開展以“黨建引領、探訪陪伴”為主題的“陪伴你”專項行動,網格員與2835名空巢獨居老人和農村留守兒童、特殊困難家庭子女“一對一”結對子,開展入戶探訪陪伴,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代購代辦等服務。
自打與陳淑蘭老人“一對一”結對以來,張瑩每周都會到老人家中探訪陪伴。老人想要買啥東西,隻要一個電話,張瑩總會第一時間把東西買回來。有了陪伴,冷冷清清的小屋有了生機和活力,老人的精神狀態也一天比一天好。
入戶網格員攜帶“陪伴日記”,把群眾需求以及健康、家庭、經濟情況等一一記錄下來,建立工作台賬,實行清單化管理。“陪伴你”重在真心陪伴、悉心服務、誠心幫扶,做長者的“開心果”“服務員”“守護者”,既要“事結”也要“心解”,讓鄰裡更友愛,社區更和諧,“厚道之城”建設更深入。
阜新市不斷豐富“陪伴你”的內涵與領域。以省委政法委“送培訓下基層”活動為契機,圍繞婚戀關系、民間侵權等對全市2430名網格員進行培訓。以普惠中醫“六進”系列活動為載體,對社區醫務工作者、社區干部、網格員、養老護理員等進行中醫適宜技能、心理疏導能力培訓。入戶網格員不僅提供生活照料、代購代辦服務,還能提供侵權問題咨詢、中醫手法護理服務,即拉近了網格員和群眾的關系,又能及時發現群眾的心理堵點,疏導不良情緒,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守護你
“碼”上回家點亮萬家燈火
近日,阜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太平大隊民警李昂霏巡邏時,發現一位摔倒老人。在詢問老人傷情和住址時,發現老人口齒不清,無法獲得有效信息。正在焦急之時,民警發現老人手腕戴著橙色防走失手環,在掃描手環上的二維碼后,馬上出現老人的基本信息和社區聯系方式。老人姓徐,已經90歲高齡。經與社區聯系,民警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回家中。
今年以來,阜新市聚焦老年人“床邊、身邊、周邊”急難愁盼需求,在省內首開先河,為全市70歲以上有意願的老人免費發放防走失、防意外手環。截至目前,已發放1.76 萬個。
手環雖好,普及卻難。難就難在智能手環成本較高,僅靠政府有限的財力,難以實現全覆蓋。阜新市研發的防走失、防意外手環,成本僅2元,有利於大規模推廣。別看手環成本低,功能卻挺強大。手環上有專屬二維碼,一旦老人發生突發疾病、走失等緊急情況,路人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會出現持有人姓名年齡、既往病史、兒女和社區電話等信息,可以第一時間幫老人“碼”上回家。
在此基礎上,阜新市持續為手環賦能,打通部門壁壘,爭取商家支持,讓老人一環在手就能享受市內公辦景點免費,部分超市、藥店、社區食堂打折優惠,電信部門的專屬服務等,形成以事業帶產業,以產業促事業的良性循環。
記住你
數字賦能讓“治理”變“智理”
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人口與房屋情況不斷變動,一直都是基層治理的難點,也是基層治理精細化管理繞不過的一道坎。
今年以來,阜新市開展“記住你”專項行動,建立動態更新的人口信息電子台賬,以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與管理擦亮“善治之城”新名片。
在線上,通過開發完善市域社會治理平台,搭建起社區、網格、樓棟層級清晰,人員房屋精准定位,可動態查詢的數字平台。在線下,通過開展敲門行動,核准常住人口和房屋底數,並定期更新,全面夯實基礎數據台賬。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做到人人關聯、人房關聯,實現了人口和房屋底數清、人房關系清的數字賦能基層治理新模式。
人口信息電子台賬為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大腦”,做到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在日常,網格員根據轄區服務對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精准化服務。在突發自然災害、安全事故等特殊時期,通過精准掌握房屋信息、人員信息等,救援部門能及時採取應對舉措。
阜新市積極探索大數據與養老事業嫁接融合,繪制“老年地圖”,培育大數據養老產業鏈。把養老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信息錄入電子台賬。在與周邊老年人數量、需求等數據比對后,能有針對性地提供助餐、助行、助潔等一站式服務,全面提升養老服務精准化水平,助推養老服務產業繁榮興盛。
溫暖你
善行義舉詮釋“厚道”底蘊
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為了讓群眾收獲更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阜新市民政服務機構積極開展“綠絲帶暖心行動”,持續化繁為簡,優化服務流程,先后推出23項暖心便民服務舉措,以婚姻登記站的“為愛加班”、學生慈善籃球“為愛比賽”等載體活動,把民生“關鍵小事”辦成群眾的“暖心大事”,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讓暖心行動真正暖心。
“綠絲帶暖心行動”是阜新市“溫暖你”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如今,溫暖與大愛成為城市的最美風景線。
為了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每個人的心坎上,阜新市建立完善幫扶救助工作規章制度,建立社會救助專項基金,通過財政注入資金、整合各類救助資金,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募捐,金融、保險等行業及企業、經濟實體、社會熱心人士捐資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進一步織密織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同時,積極探索與大型國有保險公司深入合作,採取政府牽頭集中投保、保險公司統一受理、全體居民共同享有的形式,最大限度緩解居民因意外造成的困難。
關愛長者,關心兒童,向新人送上祝福,向陷入困境的人們伸出援手,這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善意與美好。它提供安心的保障,給予人們歡笑,激勵人們奮進,讓生活在其中的每個人都樂悠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