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經濟民生

營口市:點燃“新引擎” 跑出“加速度”

徐 鑫
2023年09月13日09:06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點燃“新引擎” 跑出“加速度”

營口金龍集團的智能新車間。記者 徐 鑫 攝

營口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記者 徐 鑫 攝

核心提示

重大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營口市加壓奮進,堅持以項目攻堅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

點燃“新引擎”,跑出“加速度”。今年前7個月,營口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5%,高於全省5.9個百分點,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成效正加速顯現,15項重大工程、與中央企業合作重點項目引領帶動作用持續提升。

錨定目標加壓奮進 讓項目建設熱潮澎湃涌動

營口市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以項目攻堅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就召開了全市推進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動員大會,確定全年開復工項目75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7.2億元。

為實現這一目標,營口市組建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工作專班,建立了市級領導幫扶重點項目機制,1182名干部下沉一線,為246個項目、890家企業紓困解難,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取得更大進展和突破,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百年港城大地上涌動起大項目、大建設、大跨越的澎湃活力,全市上下全面掀起項目建設熱潮。

抓續建和新開工項目。緊盯全年目標和每月投資計劃,實時對標對表,重點推進中交營口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遼寧供銷冷鏈物流樞紐、遼寧金天馬專用車等已開工項目,要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程量,全力推進建發盛海搬遷擴建項目、鱍魚圈北部港區散貨工藝系統改造工程、高威銅業高導新材料項目等計劃新開工項目盡早完成前期工作,實現開工建設。

抓與中央企業合作項目。聚焦全市“十四五”規劃、“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精心策劃包裝,強化項目儲備,全面了解央企結構布局和投資方向,主動尋求對接,全面提高簽約落地率。

抓重大項目推進。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資源向項目聚焦、要素向項目聚攏、力量向項目聚合,夯實重大項目建設基礎,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推進鞍鋼綠色低碳升級項目、營口海上風電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抓項目謀劃儲備。聚焦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圍繞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和“港產城”融合發展以及“數字營口、智造強市”等領域,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強功能、利長遠的高質量項目。

今年前7個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6.9億元,同比增長9.5%。續建項目完成投資195.4億元,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11.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220.6億元,佔比71.9%。

深化與中央企業合作 大項目好項目漸次落地

在營口仙人島經濟開發區,作為國家及遼寧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重點示范項目,中交營口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儲罐樁基開工建設,標志著該項目各項建設步入快車道。

在營口遼河經濟開發區,這裡正把深化與中央企業合作作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的重要支撐,通過建立合作工作機制,明確重大服務事項清單,有效推動中核匯能營口儲能、晨光植物提取設備有限公司與中船重工某所合作研發生產特種設備等總投資25億元的項目對接洽談,為園區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級、擴大產業規模、引育發展壯大新動能提供“硬支撐”……

年初以來,營口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深化與中央企業合作作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工作安排,通過座談會商、實地拜訪等多種形式積極推動營口與中央企業合作項目落實落地,項目推進取得初步成效。15項重大工程、與中央企業合作重點項目引領帶動作用持續提升。

總投資550億元的營口海上風電項目簽約后,在電建集團、華能集團和營口三方共同努力下,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電建集團已累計投入約4億元,完成測風、通航等40余項專題論証,使項目達到開工前深度,確保了營口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工作位於全國第一梯隊。

下一步,營口將會同電建集團、華能集團積極推動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及國家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示范項目名單。

總投資200億元的營口新能源裝備產業園項目簽約后,電建新能源公司已組織中咨公司、水規總院、中南院等公司開展規劃編制工作。同時,積極對接了東方電纜、山西寶航、中國中車、大金重工等20余家行業頭部企業,積極開展產業導入工作。研究制定了園區產業扶持政策,開展配套碼頭建設前期准備工作。目前,電建集團已和華能集團就共同開發產業園事宜達成合作意向,確定合作模式、出資比例等事項,力爭項目2024年3月底前開工建設……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階段與中央企業合作項目174個,總投資3080億元,2023年計劃投資148.8億元,1至7月份已開工88個,完成投資75.1億元,佔全市投資比重的24.5%。

中央企業與營口市的合作,不僅帶來了巨額投資,而且帶來了央企的先進理念、技術和人才,在壯大營口經濟總量的同時,也提速了營口市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的進程。

接下來,營口市將進一步加快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辦理進度,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資源向項目聚焦、要素向項目聚攏、力量向項目聚合,夯實項目建設基礎。同時,繼續圍繞國家、省重大戰略規劃,聚焦央企戰略布局和投資方向,結合自身優勢資源,在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深化與中央企業合作,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謀劃更多優質項目,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繼續奮戰。

聚焦經營主體關切 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經濟質效明顯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加快集聚,發展預期持續向好,干部群眾抓發展、謀突破、促振興的勢頭正勁。這些喜人成績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主要領導抓調度、抓落實密不可分。

企業群眾的需求指向哪裡,哪裡就是營商環境建設的陣地。

進入2023年,營口市緊密結合實際,充分呼應企業群眾關心、關注的關鍵環節,聚焦解決經營主體關切的突出問題,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獲得感,研究制定了《營口市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50條改革舉措,作為指導全市政務服務領域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據介紹,今年推出的“新50條”,總結起來是“5個更加”。即更加突出辦事方便,讓“隻提報一次材料”“一件事一次辦”成為常態。方案明確,要按照分類實施、覆蓋全面、不斷深入的原則,持續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全覆蓋,全市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綜合窗口改革方案,切實提供“一窗式”全過程服務。積極打造“一件事”集成式政務服務“3.0版”,把“一件事一次辦”的辦事指南同步到PC端、手機端,確保“一件事”辦事指南標准統一、數據同源,今年年底前,再推出50項“一次辦”事項,同時重點打造一批社會關注度高、發生頻率高的精品“一件事”。

更加聚焦數字賦能,讓數據信息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加速實現。方案對“電子証照”的應用和管理進行了明確,對納入全市電子証照目錄清單的事項,同步簽發電子証照。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一律免提交,可提供電子証照的一律免於提交實體証照。強化電子証照社會化應用,向婚育登記、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戶籍遷移、就業創業、納稅繳費、不動產登記、住房公積金及企業登記、經營、投資和工程建設等領域逐步覆蓋。

更加貼近基層一線,讓“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格局日益穩固。方案要求,各縣(市)區、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以申請人身份、工作人員身份,體驗網上辦事環節,深入基層服務窗口,重點查找線上線下辦事流程煩瑣、辦事指南不規范、未提供申請材料示范文本,以及工作人員紀律散漫、服務態度差等方面問題。進一步提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基礎服務能力,做好專業知識庫的管理和維護,做到及時響應群眾訴求﹔增強政務服務熱線投訴處理能力,設立營商環境投訴接聽專線,實現“接訴即辦”﹔強化政務服務熱線數據分析能力,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更加注重服務效能提升,讓企業群眾滿意度獲得感成為航向標和指揮棒。積極打造企業辦事一站式服務模式,建立服務企業幫辦代辦隊伍,圍繞企業開辦、涉企經營、工程建設審批領域,根據不同的辦事需求,提供“導辦咨詢”“私人定制”“幫辦代辦”等差異化服務,做到簡單事項指導網上辦、掌上辦,多部門聯辦事項“一件事一次辦”,跨層級、跨區域事項全市通辦。

更加注重作風建設,讓“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得以貫徹始終。集中開展清風窗口專項行動,堅持以窗口服務突出問題整治為突破口,以提升政務服務質效為抓手,樹立“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理念和規則意識。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採取每日專人巡查、駐廳單位互檢互查、社會力量監督、新聞媒體監督、專責機構明察暗訪、效能監察系統網上巡察等方式,加大對窗口人員工作紀律、工作作風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於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情節嚴重的嚴肅追究問責。

今年上半年,營口實現了主城區政務服務事項“隻進一扇門”,開創向鄉鎮賦權試點經驗30余項,打造“12345+網格”基層矛盾調處新方式,落實21個“一件事一次辦”的改革舉措,評選首批127個“清風遼寧政務窗口”,全市營商環境建設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為助推經濟穩步增長、提質增效,今年,全市啟動“領導干部進園區進企業 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1182名領導干部對接1144個項目企業,收集企業訴求867個,推動辦結579個,288個正在推進中。31名市級領導帶頭精准幫扶33個重大項目,推動惠企政策直達企業,以貼心服務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確保項目建設“零干擾”“無障礙”,為全市經濟發展夯基礎、蓄動能。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