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全力推進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

9月6日,記者從朝陽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獲悉,朝陽市將緊扣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全力推進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力爭到2025年文旅產業項目投資和旅游總收入實現“雙倍增”。
今年以來,朝陽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文旅產業振興發展大會的部署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謀劃和推進全市文旅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朝陽市開工文旅項目28個,完成投資4.8億元,位居全省第三。先后舉辦紅山文化大講堂、全省龍舟比賽、天鵝節、百合節、化石文化旅游節、凌河之夏文化藝術節、紫陶文化藝術節等活動270多場,網絡瀏覽量合計超過7億次。截至今年7月,朝陽市累計接待游客1415.15萬人次,同比增長17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5.28億元,同比增長138%。
發展文旅產業,朝陽有著自身的比較優勢,這為當地做大做強相關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朝陽有著厚重豐富的歷史文化。這裡文化遺產豐富,全省文物有2/3出自朝陽﹔全市已發現的各類文物遺跡達6507處,佔全省不可移動文物總數的1/4﹔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居全省第二位﹔朝陽現有博物館15家、國有館藏文物13萬余件、國寶級文物3件,其中一級文物佔全省1/4。
朝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全市有凌源青龍河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朝陽縣清風嶺等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7.9%。全市有國家級傳統村落17個、省級傳統村落27個。
朝陽有著通關達海的區位優勢。朝陽是古代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和遼西古廊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自高鐵開通后,朝陽進入“京沈2小時經濟圈”,輻射半徑涵蓋京津冀、沈陽、大連等多個地區,高峰時期每天經停的高鐵達到百余列,遼寧朝陽與北京朝陽實現高鐵“公交化”。
打好打贏文旅產業攻堅戰,朝陽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要把文旅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要把文旅產業作為重要的民生事業來抓,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要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對外交流、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通過市級統籌規劃、加強市區聯動,實現旅游業各類要素在更大空間的聚合,推動整體形象實現躍升。要把思想觀念從傳統發展模式、從“門票經濟”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在加強協作、打破壁壘中,推動由單點突破到融合共贏發展。
緊扣工作重點,發展文旅產業,朝陽市信心堅定、步履鏗鏘。
在“一盤棋”中,做活文旅產業。編制好朝陽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抓緊修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保護規劃,全方位整合文旅資源,統籌考慮鳳凰山片區開發和高鐵商務區建設,突出差異化、特色化。扎實做好文旅集團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快實現“投資、建設、融資、管理、運營”一體發展。
在融合發展中,做強文旅產業。推動旅游內涵提質升級,深度挖掘景區景點的自然價值、歷史價值等,重點支持喀左浴龍谷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依托傳統村落等建設項目,深入發掘提煉本地的非遺、民俗等東北鄉村風情基因,豐富鄉村旅游生活內容。同時,推動文旅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培育和打造好“紅山文化旅游節”等特色節慶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打造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積極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圍繞融合發展,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促進文旅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旅游+”工程,深入推進“旅游+鄉村”“旅游+文物”“旅游+體育”“旅游+數字”工程。重點建設休閑農業、認養農業等項目,到2025年,全市新增鄉村旅游民宿12家、農家樂12家。加快“博物館城”建設,打造化石文化、紅山文化、博物館等研學游品牌。上線“一部手機游朝陽”,每個縣(市)區打造1個智慧景區示范項目,加快提升文旅產業智慧化水平。
在高質量發展中,加快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精准定位京津冀,朝陽市重點推動與北京市朝陽區對接合作﹔在高鐵沿線、周邊城市開展區域合作,加強“八市聯盟”(朝陽市、赤峰市、承德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阜新市、四平市)線路共建、游客互換工作﹔積極推動與途游自駕和驢媽媽等域外知名旅游企業開展合作,做好“引客入朝”工作。
與此同時,朝陽市將全力籌備好馬拉鬆大賽、秋季旅游啟動儀式、豐收節等活動,保持朝陽熱度不減。以歷史文化、鄉村生態和休閑康養為重點,設計精品旅游線路,召開專場推介會。加強品牌創建,支持北票大黑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喀左凌河第一灣創建國家4A級景區、凌源熱水湯溫泉旅游度假區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建平萬壽街道小平房村創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