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處實現全覆蓋

寬敞的柏油路、整潔的村容、隨處可見的鮮花綠樹,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不出院……眼下,走進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古樓村,再也看不到亂堆的柴草,聞不到牲畜糞便散發的刺鼻味道。遠遠望去,小村落猶如一幅清新的畫卷,生機勃勃而又充滿濃濃的時代氣息。
古樓村環境衛生的巨大變化是撫順市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淨化整治的一個縮影。日前,記者從撫順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辦公室獲悉,撫順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收運處置實現全覆蓋,垃圾清運率達到100%。
今年,為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淨化整治工作力度,撫順市制定下發了農村環境淨化整治方案、市級領導聯系包保縣區農村環境淨化整治工作方案和農村環境淨化整治任務清單,嚴格落實農村環境淨化整治包保責任制,市領導包縣區、縣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全市上下一盤棋,層層抓落實。
與此同時,撫順市在全市推廣新賓縣垃圾處理“五指分類法”,“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零填埋”處理模式受到廣大群眾歡迎,有力推動了垃圾分類減量趨於常態化﹔全面推行農村環境淨化整治“網格化”管理,細化網格責任包干區,實行定人員、定職責、定地段、定時段的“四定”責任制,每個網格區域由專人負責包干,網格長由村負責人擔任,通過動員發動,許多群眾很快從“掐腰看”變成“彎腰干”,形成人人參與的人居環境整治新局面。
人居環境保持是一項長期任務,稍一鬆懈就容易反彈。為此,撫順市一方面每周對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調度,每月進行一次督導檢查﹔一方面組建督查組,不定時深入村屯進行監督檢查和暗訪,發現問題,通報至各縣區,並要求限期整改。
經過持續整治,撫順市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臟亂差”面貌大幅改觀,農村綠化、道路、供電、飲水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和收運處置實現全覆蓋,不僅所有行政村鋪了油路、通了客車,還累計建成168個省級美麗宜居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