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圍繞8條產業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我們自主研發的AGT-110重型燃氣輪機近日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產品驗証鑒定,標志著完全立足國內自主研制的110兆瓦級重型燃氣輪機通過整機驗証,填補了國內該功率等級產品的空白。”近日,在中國航發燃氣輪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AGT-110重型燃氣輪機的熱效率、單位功率造價等主要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保証。近年來,沈陽市圍繞高端裝備(機器人)、航空、集成電路裝備、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食品、新能源及節能環保8條重點產業鏈,組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科技專項,以“一鏈一制,一企一策”為原則,“量身定制”技術攻關路徑。
“沈陽市按照自主研發、聯合攻關、揭榜挂帥、基礎研究等不同類型技術需求,分類組織項目實施。”沈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充分發揮沈陽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對承擔重大科技專項的企業每家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金支持。其中,對自主研發、聯合攻關項目,給予最高700萬元資金支持﹔對揭榜挂帥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資金支持。”
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沈陽市建設了創新聯合體,打通產業全鏈條,開展協同創新﹔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目前,沈鼓集團正在牽頭組建沈陽市壓縮機產業創新聯合體,通過技術攻關、協同創新、開放服務、企業孵化培育等,全面系統地提升壓縮機產品的技術水平。鵬城微納技術(沈陽)有限公司大尺寸金剛石晶圓片(≧6英寸)生產線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多源大尺寸分子束外延MBE生產設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做到國產自主可控。
“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均在1000萬元左右,先后攻克了脈象陣列式採集、脈象陣列式復現、基線漂移等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沈陽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被認定為省中醫人工智能裝備專業技術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智能艾灸儀、安神助眠儀、火罐灸等產品將全部實現批量生產。”
新型研發機構在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力、促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沈陽市從2019年開展新型研發機構評審認定工作以來,制定出台了相關政策,持續推動新型研發機構規范、健康發展,激發創新源頭活水。截至目前,沈陽擁有新型研發機構100家。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至關重要。沈陽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全力打通關鍵核心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應用的“最后一公裡”,加快促進關鍵核心技術成果落地轉化。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牽頭的“高端軸承自主可控制造”科技專項中,參研單位僅用3年時間就解決了三類典型軸承嚴重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研制的盾構機大型主軸承在沈陽地鐵示范應用,其中直徑8米級主軸承“破壁者”各項指標達到同類進口產品先進水平,部分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胡小強認為:“沈陽市在政府引領下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我國國產大型主軸承乃至其他重大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的研制推廣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