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高標准開展主題教育 推動沈陽高質量發展

沈陽市鐵西區高樓社區:寫好《民情日記》 辦好民生實事

2023年06月29日15:25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家住2號樓的88歲老人李秀芬需要上門理發”“51號樓低保戶小涵新學期需要學習文具”“19號樓居民高金剛腰傷復發需要就近就醫”……翻開沈陽市鐵西區興順街道高樓社區網格員的《民情日記》,裡面記錄著轄區居民日常的急難愁盼,也記錄著黨員干部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使命擔當。

以黨建為引領,深入踐行“兩鄰”理念,高樓社區持續開展走訪問需工作,將居民訴求信息收集、歸納、梳理,劃分成“敬老愛老、益民便民、助學幫扶、治病助醫、啟智增能”五大類12項需求清單,形成《民情日記》。同時,整合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等社會力量,打造“紅色專列進站啦”服務品牌,把品質養老、便民服務、幸福教育、文明新風等服務,送入小區、送至網格、送到居民家門口,將厚厚的“服務清單”,轉化為百姓點贊的“滿意清單”。

聽民意

提升民生溫度

近日,小涵收到了慈善助學金和心心念念的新書包。“我們在走訪中了解到她的需求后,將信息歸入助學幫扶類別,對接轄區社會慈善組織,為她提供幫助,滿足了她的心願。”網格員石碧瑩告訴記者。

每一次走訪,都是一次走心。高樓社區堅持因事制宜,不斷深挖資源,用黨建“穿針引線”,織就社區幫扶救助“連心網”,溫暖更多的困難家庭。

據了解,在高樓社區,像小涵這樣的困難家庭有23戶。對這些家庭,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日常生活,社區工作者都會送去關愛和幫助,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解民憂

破解民生難題

“感謝你們來給我剪頭發,上門服務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對著鏡子看到理發后精精神神的自己,社區居民李秀芬老人連連向青年志願者郭鑫道謝。

帶著一支筆、一本《民情日記》,入戶走訪、聆聽民意,這是社區網格員們的工作常態。高樓社區的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傾聽群眾心聲、收集群眾意見,梳理社區資源清單,對標老人需求清單,及時有效地回應老人需求,做到了以實際行動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

暖民心

當好群眾“備忘錄”

“孩子,謝謝你這麼替我操心,給我家安上了燃氣報警器。我歲數大了,過一陣可能又不記得你了,到時候你別往心裡去……”90歲老人劉鳳華握著高樓社區副主任張琳琳的手說。

“獨居高齡老人一直是我最惦記的重點人群。劉鳳華沒有子女,老伴也去世多年,我一有空就去她家看看,幫老人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張琳琳說,她還經常囑咐老人有任何困難都可以隨時打電話,不要有心理負擔。

紓民困

激活轄區“資源網”

據介紹,高樓社區還創新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搭建“大鄰”“小鄰”和諧平台,整合轄區藥店、超市、修理部、理發店等資源,根據居民需求,利用閑置商鋪引進了洗衣修鞋、配鑰匙等日常所需的服務網點。

與此同時,社區通過項目運作,廣泛引入、統籌利用各類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等資源,激活“圈內”聯動式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各負其責、互為補充、同頻共振,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