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高水平開展主題教育 推進沈陽高質量發展

沈陽市鐵西區:“多手聯彈”拆解基層矛盾“千千結”

2023年05月26日15:19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基層穩,則天下安。基層治理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如何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尋求基層矛盾糾紛高效化解的新招法?

沈陽市鐵西區昆明湖街道依托網格員的“鐵腳板”,直通千家萬戶“神經末梢”,全面統籌“12345”平台、信訪信息系統平台、金牌勞模調解室等線上線下“兩個戰場”,探索“三所(科)共建”新型基層治理模式,“多手聯彈”化解基層矛盾,構建矛盾糾紛調處“‘未病’先治控增量、‘已病’防變控變量”治理體系。5月25日,記者走進昆明湖街道,傾聽發生在這裡的基層治理故事。

“有事您說話”

網格服務“上前一公裡”

“終於能睡個整宿覺了!”家住昆明湖街道中央湖畔社區的宗先生如釋重負,對社區網格員感謝不已。原來,由於五樓住戶私改排水管道,導致雨水也跟著“改道”,打在二樓的雨搭上。“水聲能滴答一夜,太影響休息了!”宗先生說。得知情況,網格員通過“12345”平台,聯系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派出所民警、城管執法工作人員來到小區,現場進行矛盾化解。

糾紛雖小,卻牽扯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如果小事處理不及時,還可能引發大問題。昆明湖街道以網格為服務半徑,發動網格員為服務對象點對點“解疙瘩”,將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變為“上前一公裡”。

“截至目前,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50余起,實現98%以上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在社區(村)。”昆明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康健介紹,一條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基礎性工程的“零事故、零案件、零糾紛”基層社會治理路徑日漸清晰。

解開“小疙瘩”

“零糾紛”工作室來調解

燕塞湖社區居民王某夫婦經常發生爭執,惹得四鄰不安。社區“零糾紛”工作室工作人員通過多次走訪,終於找到問題症結,捋順了關系。“夫妻之間要相互信任,遇事咱們商量著來。”經過工作人員耐心開導,夫妻雙方盡釋前嫌。一周后,網格員對王某夫婦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到雙方已在家庭錢財管理花銷、孩子教育培養等方面的問題上達成共識。

“零糾紛”工作室,就是要讓百姓有事能夠“找地說”,“聊一聊”家長裡短,“談一談”是非曲直,心裡的“疙瘩”往往在這個過程中就解開了。“調解優先、應調盡調,重視事后回訪、落實跟蹤回訪,才能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調解矛盾糾紛時,不能只是一味勸和,而是要對‘症’下藥,用情共情、用理溝通、用法約束,要站在雙方的立場上找出問題所在,這是我們在工作中摸索出的‘實戰經驗’。”昆明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續文說。

厘清是與非

“三所(科)共建”定紛止爭

有些糾紛屬於“疑難雜症”,靠基層力量很難解決,昆明湖街道依托“三所(科)共建”,即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小組展開調解。

數日前,和諧社區弓匠小區4號樓業主黃某為擴大客廳面積私挪承重牆。樓下業主王某發現后多次提出警告,但黃某對此置之不理。無奈之下,王某聯系社區尋求幫助,“三所(科)共建”小組立即前往現場實地查看。“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擅自拆改承重牆等房屋主體結構,需承擔民事違約賠償或行政處罰……”在“三所(科)共建”小組成員細擺“情理法”后,黃某表示近期將把拆除的承重牆恢復原狀並簽下承諾書。

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包含著伸張正義、厘清是非的群眾期待。截至目前,昆明湖街道“三所(科)共建”小組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8起,其中家庭矛盾32起、鄰裡矛盾12起,調解率高達100%。

“兩鄰”治理

大家談

昆明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康健說,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道常做常新的命題。下一步,街道將繼續發動網格員,建好用好“零糾紛”工作室,依托“三所(科)共建”模式,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當面,把隱患解決在基層,真正做到“問難於民、事心雙解”。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