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 居全國第9位

人民網沈陽4月25日電 (孝媛)4月24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3年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3場)。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一季度遼寧省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創近年來最好成績,打出漂亮“翻身仗”。
一季度,遼寧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於全國4.5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9位,較去年全年前進20位,扭轉了連續10個月工業經濟負增長態勢。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47.9億元,同比增長18.5%,已連續27個月正增長,同比增加7.8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工業投資9.9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2位。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孝媛攝
從重點地區看,全省14市中13市實現正增長。沈陽、大連、營口、丹東、葫蘆島5個市高於全省平均增速。從重點行業看,裝備制造、石化和冶金三大支柱行業分別同比增長21.8%、1.6%和6.4%﹔40大類行業中,26個行業增加值增長,增長面達65%。從重點企業看,700戶重點監測企業運行穩定,產值同比增長6.4%,高於規上產值增速1.5個百分點,其中華晨寶馬、日鋼營口中板等209戶重點企業產值增速超過20%。
為實現工業“開門紅”,遼寧省工信系統抓早、抓細、抓實,牽頭成立省工業經濟穩增長工作專班,聚合省市縣(區)力量,推進解決企業基礎設施配套、用地、用工、融資、市場、物流等問題2000余個。加強規上工業企業培育,一季度推動278戶企業升規入統。組織9場石化、冶金等行業專題產需對接及“遼品京聚”推介等活動,確定訂單金額約180億元。通過舉辦“政、銀、保、企及平台”對接活動,幫助企業引入金融活水100億元。推動恆力石化160萬噸樹脂等1754個續建項目復工,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等464個新開項目開工,奇瑞T19系列產線改造等167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增銷售收入41.6億元。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推動沈鼓集團、特變電工沈變公司等16家企業開展“整零共同體”建設示范,完成凌鋼高爐產能置換,建設2座1550立方米高爐。推進華晨寶馬鐵西廠區第三工廠產品升級、兵器工業集團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制定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意見和22個細分領域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推動124個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設。圍繞工業“六基”,滾動推進200個重點項目,為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提供堅實支撐。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遼寧也在持續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9%﹔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5.5%,高於全國24.4個百分點。全省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33個,居全國第二位。遼寧還研究制定了《遼寧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建立綠色低碳項目庫,推動83個節能降耗項目建設,推動37家企業列入2022年度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完成綠電交易電量5.49億千瓦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