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經濟民生

撫順用工業固廢造出土壤“良藥”

崔振波
2023年04月11日08:51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歷經百余年的開採,撫順市大量採煤排棄物堆積成山,不僅佔用了約2600公頃土地,而且造成環境污染。如今,撫順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生產出新型土壤改良劑,破解了工業固廢變廢為寶、高值化綜合利用的難題。4月2日,撫順市大宗固廢產業園內機器轟鳴,一袋袋新型土壤改良劑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產出。“我們的產品以礦山副產品為原料,兼具供肥、保肥、保水、改土等功能,可用於土壤改良、土地復墾、中低產田改造。”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星大鬆告訴記者。

2019年12月,經省科技廳與撫順市政府批准,遼寧省在撫礦集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省固體廢棄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從2020年開始建設大宗固廢產業園,對成熟的、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

研究院經過市場調研,發現農業和林業能大量、高值化消耗固廢物,於是同省農科院、沈陽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聯合研發,以礦山副產品為主要原料,加工配制成保水、改土的新型改良劑。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先后獲得10項國家發明專利。

“常年使用化肥,會讓土壤產生次生鹽漬化、鹽鹼化、酸化。我們的產品可以有針對性地調節土壤酸鹼性,讓‘瘦’了的土地‘肥’起來,讓‘生病’的土壤‘健康’起來。”星大鬆說,在改土新材料中,不僅有促進植物生長的養分,還包含疏鬆土壤的成分,讓植物在疏鬆的土壤中自由“呼吸”。

研發團隊還集中力量進行風沙地土壤改良、防風蝕固沙以及礦質有機肥料開發的關鍵技術研發。研究院聯合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先后在遼寧章古台科爾沁沙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等科研平台、500畝實驗基地進行田間應用效果及示范推廣試驗。目前,研究院在荒漠化防治和沙地治理領域的研究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眼下,我們與省農科院簽訂了聯合研發協議,今年將在鹽鹼地土壤改良方面開展大規模田間試驗。同時,與遼寧全民康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待加工廠建成后,將產品升級到NY525標准,就可以進入大規模市場推廣階段。”星大鬆說,目前,一期年產20萬噸新型土壤改良劑生產線已進入生產階段,預計產值在4000萬元左右。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