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遼中后邊外村:一個“后進村”的蝶變之路
如果給你三年時間,你能創造怎樣的奇跡?
沈陽市遼中區后邊外村給出的應答令人驚嘆——
2020年前,它是一個無項目、無產業、無家底的“三無”薄弱村。當年茨榆坨全街排名,后邊外村妥妥地“墊底”。村集體欠賬高達80余萬元,村民上訪告狀問題頻發。
如今的后邊外村,一產二產三產蓬勃發展,村強民富環境美,強筋健骨后的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246萬元,賬上余額126.8萬元,人均年收入過2.4萬元的農戶比比皆是,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巨大的轉變,源自於黨組織對村“兩委”班子的慎重抉擇。
精挑細選的村“兩委”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大幅提升。同時,上級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努力當好黨和群眾的連心橋,讓黨群關系更緊密、更融洽。
這兩年村黨支部先后領創辦了九春、榮程、喜稻三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形成了“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后邊外村的巨大變化,映照著黨建引領的強大力量和鄉村振興的無限活力。
村魂變
筑牢黨建主心骨
先鋒引領干在前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支部強了,干部有威信了,干事就不再難了。
2019年12月,張家輝被任命為后邊外村黨支部副書記。時至今日,他依然能夠記起當時前來報到的情景:村部門前的石磚早已破爛不堪,多年失修的牆面上到處都是裂縫,婦女主任腳邊是自家帶來的“小太陽”,前來鬧事的村民在窗戶上砸開碩大的窟窿……
“說實話,剛來時,村裡想開個黨員大會都開不了,43名黨員,通知下去后隻來了8個人……”一個沒有戰斗力的集體是打不了勝仗的,面對眼前這塊“硬骨頭”,張家輝意識到,必須要迅速搭建一個務實、肯干、能吃苦的好班子,發揮黨建對鄉村引領的作用。
2021年換屆后,張家輝成為村黨支部書記。精挑細選的村“兩委”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大幅提升。新班子組成后,張家輝帶著大伙先從老百姓最關切的土地問題入手。將近一年時間,他們馬不停蹄地處理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突出矛盾,張家輝更是幾乎“長”在了村部。終於,那些沉積多年的問題被慢慢“捋順”,陳欠多年的外賬也被一點點要回。矛盾化開了,百姓的信任感自然就回來了。
2021年,村裡的第一次黨員大會總算順利召開了。
“黨員大會是開了,可黨員的示范作用還沒發揮出來。”張家輝並沒氣餒,開始研究下一步的“富村計劃”。
無論是發展產業、引入合作社還是興建美麗庭院,每次開會,張家輝務必把村裡的黨員請到位,共同商議發展大計,給予黨員充分的參與感和信任感。
“村上修路時,村干部每天凌晨4點半准時上崗,我們黨員如果不跟上腳步,臉都臊得慌……”老黨員趙井雲由衷感慨道。
支委會成員沖鋒在前,勇於擔當,引領帶動了一群黨員先進“對標前進”。
村部門口,一張巨大的網格化管理平面圖分外顯眼,上面細致標注著黨員、村民代表、退役軍人等身份信息。“身份亮出來,既是為了起到示范作用,也是為了讓群眾更好地監督。”村第一書記馬爽欣喜地告訴記者:“現在黨員非常支持我們工作,無論任何活動,隻要一個通知,一個電話,大家報名十分踴躍,活不愁沒人干。”
為了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后邊外村將20名熟悉村內環境、熱心服務的黨員中心戶編入村內10個網格,推動黨組織觸角向下延伸。黨員志願者同網格員定期入戶摸排走訪,與村裡的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困難戶結對子,力所能及地幫助村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滿意率達100%。
組織活動、入戶宣傳走訪、化解矛盾糾紛、幫扶困難群眾,處處都有黨員的身影,一步步積累了村民的肯定和信任,如今,后邊外村形成了以村黨總支部為圓心、黨員思想統一、群眾步調一致的同心圓。
遼中區后邊外村黨總支書記張家輝。
后邊外村第一書記馬爽(左)。
產業變
探索發展新模式
如今“土地生四金”
家裡的主要矛盾解決了,后面研究的就是怎樣才能把日子過紅火。
后邊外村水稻種植面積2800畝,佔全村耕地面積60%,每畝平均產量700公斤,但由於村民單打獨斗、水稻品種單一,一直賣不上好價錢。
站在水田旁,張家輝曾經考慮過許久,如何能夠激發這片土地的最大價值?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區裡有個村子發展蟹稻種植,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沒有遲疑,他和第一書記馬爽迅速組織村“兩委”班子及致富骨干,前往盤錦等地學習產業發展經驗,並結合村情實際共同研究,決定因地制宜發展稻田養蟹產業。
經過三年的奮斗,后邊外村村民結束了“單打獨斗”的歷史,土地價值得到規模化釋放,現代化農業項目陸續落地生根。在村“兩委”班子帶領下,后邊外村嘗試與九春、榮程兩家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深度合作,探索出“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新模式。
“流轉獲租金、打工掙薪金、經營賺現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實現了村集體收益與群眾收入互促互進、共同提升。
與種植業同樣奔騰向前的還有村裡的養殖業。“我們村裡養雞的歷史已經有40年了,最多時肉種雞養殖及種蛋孵化場近160家,養殖種蛋農戶200余戶。”2022年,后邊外村肉種雞養殖產業獲評“一村一品”專業村。后邊外村趁著這股“春風”迅速將養殖規模擴大升級。
如今,村內養殖規模達60萬套,有肉種雞養殖基地3處,其中存欄量5萬套以上的現代化養殖場5個,總佔地面積1000余畝,可產出肉種蛋1億枚,佔省內種蛋市場的70%,年產值近2億元,利潤約3000萬元。
在后邊外村的產業布局圖上,一產、二產經過多年奮斗積累,已然成熟。面對未來,后邊外村有了新的憧憬與方向。“回歸自然,體驗鄉村已經成為很多都市人向往的生活。今年,我們計劃在村西側沿產業大道,打造集親子游、研學科普、認養農業、夏令營、農家樂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力爭打好三產協同發展組合拳。”
環境變
推動鄉村強功能靚顏值
村裡有了產業,經濟收益上來了,后邊外村又開始著手解決民生問題。為改變村內百姓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2020年村集體自投資金170萬元修建村內道路5.5公裡,隨后又多方爭取專項資金,安裝了路燈200盞,全村道路硬化實現全覆蓋。
早春三月,細草萌芽。走進后邊外村,眼前寬闊平坦的柏油路,灰白相間院牆以及現代化的節能路燈,恍然有種人在江南的錯覺。
“以前村裡除了泥就是土,打車都不願往裡走。”坐在院外長椅上,正在晒太陽的王秀告訴記者,每天晚上她都會帶著小孫子到村上的廣場玩,小孩子蕩秋千,自己跳廣場舞,日子過得可美了。
2022年,后邊外村被列為沈陽市幸福宜居村。在區委、區政府和茨榆坨街道的幫助指導下,新建黨群服務中心378平方米。完善“一老一小”服務功能,在村委會新增養老日間照料站、兒童服務站,使村委會成為獨居老人、學齡前兒童和外出務工人員的第二個家。村委會將閑置空地升級改造為村民休閑文化廣場,為村民提供方便可達、管理規范的綠化活動場地,添置了睦鄰亭、連心廊、秋千、花草綠植、停車泊位和廣場舞池等設施,滿足村民對宜居宜業的需求。
2023年,后邊外村將打造“一橫三縱”杏梅、山楂、海棠三條景觀街和五味子邊角經濟,修建“村西河道環形示范帶”,以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為目標,滿足周邊群眾的一致期盼。
如今的后邊外村的道路更寬更亮了、庭院更美了、環境更舒適了、服務項目更多了、老人孩子更幸福了……點點滴滴都展現著鄉村振興帶來的新變化,后邊外村也將繼續帶領著黨員群眾並肩書寫美麗鄉村新畫卷。
“牆體文化”讓家門口成為百姓的“活課堂”。
生活變
在家門口就業的幸福
一個鄉村,集納了40多家企業,提供崗位近200個。在后邊外村,隻要人不懶,到處有錢賺,年年有分紅、有活干,干得好、能增收,群眾靠勞動致富的熱情越來越高、信心越來越足。
3月21日,記者來到遼中區晟隆針織廠採訪時,鄧麗萍正在整理剛剛生產出來的女襪。這位有著城市戶口的姑娘嫁到村上已經14年了,想到當年第一次來到村上的情景,話語裡都有了哭腔,“當時我看著村上的路,家裡的鍋,心一下子涼了……”
這些年,村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廠越來越多,留給她選擇就業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了。“我現在在家門口上班,每個月收入5000多元,而且方便照顧婆婆,日子過得舒心。”
同樣笑著上班的還有趙清成老兩口,74歲的他和老伴組團到襪廠干活,他們一邊翻著手中的襪面,一邊笑著對記者說:“我們現在白天到這裡干活,晚上去廣場跳舞,收入比以前翻了十倍呢。”
記者來到建軍養殖場時,村民李長江正在巡視雞舍,他對這份工作充滿了認可,語氣裡藏滿了自豪:“這裡的雞舍全部都是現代化設備,自動上料,環控控溫。我主要負責照看上料航車是否正常運行。每個月場裡供吃供住可以拿到4500元的收入,產蛋期工資更高,可以達到6000元以上。”(記者徐娜 梁馨月/文 王雁/攝)
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大家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鄰裡關系。
記者手記
“把村裡的日子當成自己的日子過”
“他的腦瓜活,看到什麼都能自然聯想到村裡。哪裡有產業,咱村能不能做,時時刻刻與工作聯系到一起。聽說別人家發展蟹田,就帶著我們去考察﹔刷視頻看見牆畫機‘省錢好辦事’,立即下單收拾牆面﹔就連村裡修路,快60歲的他還不放心,幾次爬到牆頭瞭望,看看路修得有沒有問題……”
村婦女主任張麗在村上呆了整整十年,見証了四任領導班子的變遷。曾經抱著“小太陽”守在破舊村部裡的她,怎麼都想不到,如今能坐在桂花飄香的辦公室,吹著空調風,在筆記本電腦上十指翻飛……
“以前我工作也沒什麼干勁兒,能不做就不做。現在村裡有了主心骨,把村裡的日子當成自己的日子過,跟著這樣的領導干事情,渾身都像打了雞血……”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可以說是人才隊伍中的重中之重。農村黨建選好基層帶頭人,就有可能帶動一方、富裕一方。
大到選擇產業項目,小到一張打印紙,當所有的村干部都把工作當成自己日子過,就沒有干不好的工作。
長出過日子的心甚至比個人能力更重要,村干部有時候更像是“婆婆”的角色,“家”裡大事小情安排妥當了,日子自然就能過得順順當當。(徐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