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強國必先強農。遼寧省明確,要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作為新時代“遼沈戰役”10項新突破之一。達成願景,需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3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第八場)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洪波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的重點任務、今年重點工作舉措進行介紹,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福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輝,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雨等回答記者提問。
讓“米袋子”“菜籃子”量足質優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東北、遼寧的政治使命。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遼寧心懷“國之大者”,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全面落實播種面積任務,提升單產水平,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等措施,持續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夯實安全根基。
今年,遼寧省糧食播種面積要穩定在5303萬畝以上,目前任務已分解落實,春耕備耕正在有序推進當中。做好種業振興大文章,開展農業種質資源保護、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等能力建設,建設農業種質資源庫(圃)9個以上,推進水稻、玉米、大豆等突破性新品種培育。耕地質量提升方面,要通過加大高標准農田建設力度,做到抗旱與排澇“兩兼顧”、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兩手抓”,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289萬畝,分類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1000萬畝。
提高“菜籃子”生產供給能力,科學調控生豬產能,推動奶業振興,推進設施農業建設和改造升級,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擴大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抓好小粒花生、白羽肉雞、良種奶牛、大豆、遼河流域粳稻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新增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0個以上,新增1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6個。漁業方面,新增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3個,建設遠洋漁業捕撈設施,遼漁集團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大連(遼漁)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建設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今年全面啟動大連杏樹屯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核心區杏樹中心漁港建設、黃海沿岸帶漁港建設、渤海沿岸帶漁港建設以及全區漁港、漁船遠程智能監控系統建設。
充分發揮遼寧省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由農產品大省向食品工業大省轉變。打造一批全產業鏈產值超千億元的優勢產業集群,重點培育2000億級的糧油、畜禽深加工產業集群。建立全省預制化食品重點企業名錄,打造一批標杆型龍頭企業。通過構建“遼字號”品牌體系,提升食品工業質量和標准。同時,實施食品安全工程,鼓勵企業實施誠信管理體系國家標准,建立地方特色食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制度。
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在鄉村“五大振興”中,產業振興排在第一位。遼寧省積極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今年,遼寧省要培育創建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引導和撬動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匯聚,推動鄉村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監管,不斷拓展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開展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三級聯創,新增縣級以上示范合作社100個、示范家庭農場200個。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年實施面積新增50萬畝。
鄉村旅游正逐步成為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近年來,我們依托遼寧鄉村文化、民俗風情、田園風光和豐收碩果,推出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文旅產業項目,提質升級一批文旅產業品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旅產業特色鄉鎮、特色村落,鄉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鄉村文化和旅游業態不斷豐富,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利用。鄉村旅游引領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下一步,遼寧省將進一步擴大鄉村旅游優質產品供給和品牌影響力。培育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培育建設鄉村融合發展示范園區﹔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
遼寧省努力將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打造成鄉村旅游的重要品牌。經過3年的培育創建,目前遼寧省共有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47個,推動鄉村實現了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以農民為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健全,極大促進了遼寧鄉村優質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下一步,遼寧省要推動“農業+文旅”融合發展,建設“鄉村+度假”“鄉村+康養”“鄉村+研學”“鄉村+文創”“鄉村+潮流”等20個場景業態。把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農產品、非遺產品開發成“遼禮”系列文創伴手禮,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渠道打造遼寧“后備箱”工程品牌。提升鄉村民宿服務品牌,全面提高住宿服務的標准化、規范化水平。同時,鼓勵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發展“互聯網+民宿”模式,豐富旅游住宿產品供給品類。
鄉村建設靚“面子”強“裡子”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糧食生產、鄉村產業發展等,都需要有完善的交通、水利、物流、信息等要素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將“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作為到2035年國家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對照這一目標任務,遼寧省提出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灌區興則倉廩實。今年,遼寧省將持續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東港、凌海、營口、燈塔4座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十四五”剩余計劃投資4.74億元,力爭春灌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確保春灌順利﹔渾北、三道、孤山、大清河等6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計劃投資2.85億元,計劃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同時,積極部署計劃項目庫內6座中型灌區提前實施項目建設,力爭在4月份啟動開工。
道路暢則百業興。通過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和功能,讓基層尤其是偏遠村鎮“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為農村地區帶去了人氣和財氣。為此,遼寧省今年將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重點實施鄉村級公路硬化,建制村通雙車道以及“暢返不暢”改造等任務,打造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網絡,計劃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工程5000公裡。
環境美則更宜居。加快補齊農村環境短板,切實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才能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今年,遼寧省將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淨化整治,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整治農村黑臭水體,實施“四旁”綠化體系建設,謀劃推進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創建美麗宜居村1020個。與此同時,大力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供水工程標准化改造,計劃實施300處農村供水工程,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85.5%。
目前,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遼寧省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逐步把鄉村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的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可及的鄉村、人居環境優美宜人的鄉村、社會治理和諧有序的鄉村、精神富有文化繁盛的鄉村。朝著這個目標,遼寧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