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建成“環形+放射”快速路網

城市快速路,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帶動經濟發展。
目前,沈陽市快速路總裡程已由2011年的19公裡,增加至369公裡,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基本建成了“環形+放射”的快速路網。未來兩年,在建的快速路二期工程竣工通車后,沈陽快速路總裡程將接近400公裡。
沈陽快速路由“線”成“網”,街路由“平”變“立”,交通由“堵”轉“暢”。隨著四通八達的快速路網體系建設,沈陽道路交通通行能力逐步提升,城市發展框架被完全拉開,進一步拉近沈陽與都市圈城市之間的距離,助力沈陽現代化都市圈一體化發展。
改善交通通行能力
拉近城市各區域時空距離
“現在開車去渾南上班,走高架快速路,不用等信號,太暢通了。”沈陽市民林鵬家住鐵西區,而工作單位則在渾南區長青南街,不僅路程遠,還需跨渾河,走市區內信號燈多、車輛擁堵,早高峰上班時長常在一小時以上。
隨著勝利大街、渾南大道等快速路建成通車,他的上班時間縮短了一大半。明年底,南陽湖街快速路竣工,“二環南移”將實現,林鵬的上班路程將更加快速便捷。
據了解,沈陽市機動車保有量約300萬輛,城區中鐵西、於洪兩區常住人口已超百萬,人口和產業的布局造成了許多市民跨區域出行,而建設快速路則是解決跨區域、長距離出行的好方法。通過已經建成通車的快速路,南北方向,從沈北新區至渾南區,走南北快速路、青年南大街,一腳油門踩到底,半小時可穿城而過。東西方西,由鐵西區至大東區,走東西快速干道或“二環南移”的快速路,全線無信號。
目前,沈陽已建成了一、二、三、四環的四條環線快速路及南北快速路的“一縱”,東陵路高架橋、東西快速干道、迎賓路高架橋的“一橫”,長青街快速路、渾南大道快速路、勝利大街快速路組成的“二環南移”工程,以及沈遼路、經開區大堤路等多條放射狀快速路,基本建成了“環形+放射”的快速路網。
今年,沈陽市將繼續完善城市快速路網體系,續建元江街、長青街、大堤路(二環—三環段)、南陽湖街等6條快速路組成的快速路二期工程,建設裡程約18.8公裡,計劃2024年底前全部完工。啟動四環快速路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快速路出行的便捷度,降低出行通勤時間成本,有效提升沈陽市及周邊地區交通通行能力,改善進出沈陽市城區的出行條件,拉近各區域時空距離。
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
提升城市品質能級
快速路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對承載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沈陽是典型的組群式城市,城區間的交通聯系相對薄弱。因此,打造四通八達的快速路網,使得各區域和板塊間的物資、產業、商業、人才實現相通,進一步賦能城市經濟發展。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中德產業園是重要的產業園區,大堤路快速路開通后,為經開區向東打開一條直通高速的快速通道,華晨寶馬鐵西工廠上三環高速僅需15分鐘,可以滿足寶馬及周邊企業物流快速運輸的需要,提升區域交通運輸效率,支撐經開區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此外,今年沈陽市聚焦現代都市圈建設,全面構建“內捷外暢”的都市圈綜合交通體系,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逐步完善高快速路網。沈陽已開始協調相關部門盡快完成“五環”,即沈陽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項目的前期工作,建成后將推動都市圈城市間交通、文化、旅游資源、產業協同發展。同時,全力打造軌道上的城市,今年確保4號線、2號線南延線建成通車,啟動地鐵9號線東延線、10號線南段工程。力爭到2025年底,在建5條地鐵線路全部實現初期運營,總裡程達到257公裡。屆時,沈陽將在高速公路、快速路和軌道交通間換乘更加便捷,逐步建設國家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以交通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撐城市,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品質能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